在過往培訓中,諸多的學員,對這個問題表達了濃厚的興趣:項目總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今天我們一起來簡單剖析一下。
項目總,的確是商業(yè)地產(chǎn)人職業(yè)發(fā)展追求的一個階段,我們常常說,項目總才是商業(yè)地產(chǎn)人最終的目的歸屬。所以,職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商業(yè)地產(chǎn)人一定是以項目總的能力氣質作為對標來學習。 那么,站在一個商管總的角度,一個項目總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呢? 首先,我想先明確項目總的界定。 在這篇文章里,我們把項目總定義為: 一個常規(guī)商業(yè)項目的總經(jīng)理,這個項目的管理面積大概在6萬-8萬之間,管理的團隊一般是標準化的商業(yè)團隊,不含物業(yè),人數(shù)從30-50人不等。 因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與一些非傳統(tǒng)的商業(yè)項目總,區(qū)別還是很大的。有的商業(yè)綜合體項目體量,甚至超過百萬平方,一個項目總,等同于商管公司總的存在。那么對他的要求,當然和一般的項目總有本質的區(qū)別。 所以,我們在這僅討論標準項目的總經(jīng)理。 那么,作為一個管理幾十人團隊的項目總,他的核心能力應該具備哪些? 1、業(yè)務能力 懂業(yè)務,是對一個商業(yè)地產(chǎn)團隊leader的最基礎要求。 在具體實操層面,要么懂招商,要么懂營運。你可以是其他版塊出身,但你不能不懂招商,或者營運。哪怕你通過后期學習,以及在實踐中補齊你的短板都是可以的。 招商是商業(yè)項目的核心業(yè)務板塊。但是運營才是項目的關鍵。無論是成長期,還是成熟期,通過運營和推廣帶動客流和銷售,進而提升商場收益,才是解決空鋪的王道,招商是下下之選。 但在現(xiàn)實中,招商又是短期內捆綁業(yè)績考核最直接的因素,因此項目總也要花費50%以上的精力在二次招商上。所以,具備高人一等的業(yè)務能力,是衡量項目總是否勝任的不二法則。 2、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是一個特別籠統(tǒng)的能力,十分綜合且十分重要。 但你很難把它一定歸納為溝通協(xié)調能力,也或者執(zhí)行能力,因為只要能解決問題,無論你是溫文爾雅,而是火爆剛烈,都是值得領導喜歡的脾性。 記住,對于一個項目總,你的首要關鍵就是來解決問題的,而不是將問題匯報給領導,讓領導來解決。這句話聽起來應該理所當然,但絕大多數(shù)的項目總,很容易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希望他人幫忙。 在現(xiàn)實中,我們是不是常常會看到,或者親自體會到這種感覺: ↓ 集團布置一個任務給項目,項目總很快又布置給了部門,部門長很快又布置到了某個人,然后某人開始按照領導布置執(zhí)行; ↓ 然后發(fā)現(xiàn)解決不了,反映給部門長,部門長二話不說,又在例會上傳達給(記得是傳達,不是匯報),然后項目總怒了,大發(fā)雷霆,覺得部門長這點事都做不了; ↓部門長很委屈,回去又把領導發(fā)脾氣這個事傳達給部門。然后員工很委屈,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過了一段時間,當集團問到項目總的時候,項目總在突然想起來,又開始追部門長,一個重復的輪回又開始了。 事情好像很迂回,也許夸張,但很多事情都是這樣被耽誤的。 項目總解決問題的能力,最關鍵的第一步,能夠分清楚什么是問題? 是能夠分清哪些是重要必須馬上解決的問題,哪些是不緊急但長期看很重要的事情。 用四象限來分析工作問題,是最恰當不過。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不重要也不緊急。這四個大家都不陌生,但一定要學會在工作中運用。 那什么是重要的事情? 個人覺得,從重要緊急性的角度,首先當然是領導交辦甚至反復交代的事情。這里包括向上級的匯報文件,某些重要事情的跟進。 其次,是和影響業(yè)務績效指標的重要事情,包括影響收入和利潤完成的不利因素,影響安全或者品質的重要事態(tài)等; 最后一個是和人相關的事情,包括組織管理、分工管控等。 看一個項目總是否符合要求,首先就要看他懂不懂輕重緩急,懂不懂什么是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多種多樣了。最關鍵的考核就是結果。老大布置的事情你完成了,而且很好的完成,就是最有效的答卷。擔任集團總,一樣要關注老大難的問題,如果每次這樣的問題交給你,都能做好,那么你就是一個優(yōu)秀的項目總。 所以,項目要遇到問題,一定是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而不是坐等問題發(fā)酵,或者覺得根本解決不了,希望集團或者其他人幫助解決。這樣的項目總,反復幾次,要你何用呢?! 3、管理人的能力 項目總,是一個人職業(yè)生涯中關鍵的轉折點,主要在于突然他開始了多部門管轄。在這個領域,你會告別以前在部門里精通的專業(yè)領域,開始接觸一些你不熟悉的業(yè)務領域,甚至于開始管理這些領域。一個項目總,一般不太可能做到購物中心的全領域覆蓋。大概率剛開始只是1-2個部門的涉獵經(jīng)驗。管理的人數(shù)和部門也是相對較少的。 所以,這個時候,你發(fā)現(xiàn),以前在一個部門,也許別人不行,你還能頂上,靠你一個人撐住整個部門的時代已然過去,你必須依靠他人。管理人,才是管理的核心。 管理人,第一個建議,是你必須學會接受管理各種風格以及各種背景的人。 這句話是我的領導曾經(jīng)語重心長的提醒我,至今我仍舊把這句話掛在心頭,尤其管理序列越高,這句話更能體現(xiàn)出其哲學內涵。 一個能力強的同事,普遍特點是個性要強,他們在擔任部門長的時候,更喜歡或者傾向尋找和自己氣質相吻合的同伴,而且對于氣質完全相反的同事,是較為反感的。 比如我個人,在職業(yè)初期非常不喜歡很油的人:說話流氓習氣,勾肩搭背,動不動臟話連篇等。從而導致得罪了不少類似的人。早期并不是特別介意,人家說說你也只是聽著。但真的到了管理層,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人是很出業(yè)績的,他的性格表現(xiàn)與他的業(yè)務成績并不是直接關聯(lián)的。 這個社會有各種各樣的人。一個職業(yè)崗位并非某種類型就是最優(yōu)勝任。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干招商,都有非常出色的成績。商業(yè)地產(chǎn)本身,就是一個和人打交道的行業(yè),人有各式各樣,職業(yè)角色本身也是各式各樣的。 因此,項目總要首先學會接納包容各種各樣的人。不要用外表或者表象來判斷下屬,而是要用業(yè)績來說話。 其次,管理人,要學會分工,并跟進到位。 分工是一門科學。分工能達到絕對的公平嗎?一定不可能。 按照個人的風格,誰最能解決問題,誰就是事情干的最多的。你們可能會說,那他不是個冤大頭。但是你要記住,你做的多,領導是知道的,同樣,領導要做到事情,就是讓做的多的人,得到更多更豐厚的回報,無論是升職還是加薪,都是目標首選。 所以,吃虧是福,不僅是項目總,每一個部門人員都要有這樣的認知。 其實,在我的職場生涯里,最怕的不是事多,是沒事干。我試過被領導冷落沒事干的滋味,這種滋味的痛苦遠遠要大于做很多事。 因此,項目總要會分工。分工上要在抓大放小。日常事務分工按照職責,重要事務要給到能做事抗事的人,并一定要親身入局,持續(xù)跟進。 4、承擔責任的能力 最常聽見下屬反饋的是:某某事情領導又讓我背鍋了,明明是他自己沒有把事情說清楚。 是的,這種情況在日常工作中特別常見,甚至于有時候領導為了躲避責任,在和上級領導匯報的時候,也時常讓下屬匯報,大概率是為了萬一出現(xiàn)問題,可以轉移一下領導的怒火。 不可否認,下屬要有為領導背鍋的覺悟。但這絕不意味著領導就不應該承擔責任。 如果上面三個能力他都不具備,但卻害怕承擔責任,這樣的人可能只是一個很好的兵,絕不是將帥之才。 “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也或者可以說“權限越大,責任越大”。 選擇做項目總,不僅僅是擁有了權利和權限,更多的是背負了更多的責任。這里包含了完不成任務被懲罰,也包含了團隊任何一個人有心或者無心之錯,你都需要背負并主力承擔。 無論你是甘心還是不甘心,既然你是一家之主,就要首先站出來背負。我們常說在外面是護犢子,在家里怎么關起門打都可以。這是項目總應有的覺悟。 如果凡事都讓下屬去抗,自己想方設法逃脫責任,人心向背,長此以往,你也就只是個孤家寡人一個了。 業(yè)務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管理人的能力、承擔責任的能力,這四大核心能力構建了一個項目總的基本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