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了2019年美國500強排行榜。在今年的榜單上,沃爾瑪連續第七年位居榜首,這意味著它是美國500強中最賺錢的公司。除了沃爾瑪表現優異外,亞馬遜也首次進入榜單的前五位,令人們對其未來充滿了更多的期待。
沃爾瑪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4月26日的2020財年一季度,沃爾瑪同店銷售創下9年來最佳紀錄,增幅達3.4%,并連續四個季度實現超過3%的增長。
研究公司GlobalData Retail的董事總經理Neil Saunders表示,除了繼續保持線下市場強勁實力外,沃爾瑪已經成長為在線領域的強者,它對亞馬遜的威脅比18個月前要嚴重得多,沃爾瑪已經成功地擴大了其在線客戶群,目前正在吸引更年輕和更富裕的人群。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數據顯示,沃爾瑪到今年年底或將占據美國電子商務市場的4.6%份額,高于2018年的4%。當然,亞馬遜仍繼續保持其在美國電商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占據47%的市場份額。
九年來最佳表現
盡管最近的一系列投資拖累了利潤率,但沃爾瑪近日公布的一季報表現還是超出了分析師的預期。
財報顯示,沃爾瑪2020財年一季度營收1239億美元,同比增長1%;歸屬于公司的凈利潤為38.4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1.34億美元;每股收益為1.33美元,市場預期1.02美元。其中,沃爾瑪美國凈銷售額上漲3.3%、山姆俱樂部(Sam’s Club)的銷售額增長1.5%。
沃爾瑪表示,在美國開業至少一年的沃爾瑪門店的銷售額增長了3.4%,這是9年來該指標在第一季度的最大增幅。該公司還表示,其美國門店的交易量增長了1.1%、平均銷售額增長了2.3%。強勁的表現主要得益于公司的多渠道戰略,以及傳統零售門店在電商時代被賦予更多內容和取貨、退換貨功能。以兩年店齡計算,一季度同店銷售和客流量增幅分別擴大至5.5%和2.5%。
分析師預計,沃爾瑪批發部門的同店銷售額將增長1.6%,足以同好市多(Costco)相提并論。
沃爾瑪表示,受到旗下家居和時尚業務的推動,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了37%,這比去年同期33%的在線銷售增長率表現得更為出色,但較假日季43%的增速有所放緩。
沃爾瑪表示,今年的電子商務銷售增長目標是35%,不會像2018年那樣強勁。與此同時,沃爾瑪仍在花錢改善其供應鏈,以使更多的門店能夠包裝和運送在線食品雜貨訂單。
目前為止,沃爾瑪在全美的2450家門店提供網購雜貨、店內取貨的服務,并建成了近1000個配送中心。按照沃爾瑪的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將會有3100家門店提供提貨服務、1600家門店提供送貨服務。
沃爾瑪首席執行官董明倫在業績報告中表示,沃爾瑪正在努力創新,以實現發展速度效率的雙提升。沃爾瑪的一季報也體現了這一點,尤其是實體店和電商融合下的同店銷售增長率。
國際業務承壓
對于沃爾瑪來說,國際業務一直是其承受重壓的部分。
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沃爾瑪國際銷售額同比下降了4.9%,凈銷售額為288億美元。以不變貨幣計算,沃爾瑪的海外銷售凈額僅上升1.2%。
即使壓力重重,但隨著美國零售市場趨于飽和,沃爾瑪也必須依靠拓展國際市場來推動公司的持續發展。但除了在美洲市場取得成功外,沃爾瑪在大舉進攻的歐洲、亞洲以及非洲的許多國家卻都遭遇水土不服。
咨詢公司Brick Meets Click認為,一些公司在某一個文化體系中已經大獲成功,因此它們很難相信自己會在另外一個文化體系中遭遇滑鐵盧。一些公司高管基本上難以理解這樣一個事實:對于他們本土市場之外的市場,其公司通常僅僅被看作是另外一家新成立的、銷售別人產品的大賣場。
去年4月以來,沃爾瑪開展了一系列交易,開始其國際業務的轉型。零售咨詢公司McMillanDoolittle的尼爾·斯特恩說:“從一系列令人大跌眼鏡的舉措看來,沃爾瑪十分愿意做出這一豪賭,并對零售業有了新的認識。”
尼爾·斯特恩所謂的“豪賭”指的是在國際業務上,沃爾瑪似乎拋棄了創始人山姆·沃爾頓傳承下來的“銷售額至上”理念,不僅出售了英國相當穩定的盈利業務——阿斯達(Asda),而且還斥160億美元的巨資收購了印度電商巨頭弗利普卡特(Flipkart)77%的股權——一家處于虧損狀態的企業,而且這家公司可能要等到10年之后才會出現創收的跡象。
前沃爾瑪的高管本德爾說:“說得夸張點,除了在新市場上收購公司之外,沃爾瑪基本上沒有什么國際策略可言。”
執掌沃爾瑪國際業務的朱迪思·麥肯納說:“在一些市場中,我們不再建立實體店,這沒有什么可以遮掩的。”《財富》對此表示,對于一家在美國依靠其倉儲式零售來創收的企業來說,該聲明頗為令人側目。
不過就在今年5月10日,沃爾瑪宣布關閉了其2011年在巴西成立的電子商務部門,而專注于實體商店。
對沃爾瑪的國際業務舉措,哈佛商學院教授拉吉夫·拉爾將其稱為“喜憂參半”,而行業咨詢師克萊格·約翰遜則給出了“飄忽不定”的評價,市場研究機構Wolfe Research的斯科特·穆仕金則十分直截了當:“這就是個昏招。”
更令人費解的是,擁有千億美元營收的沃爾瑪,就銷售額而言,其國際業務超過了摩根大通、波音、谷歌母公司Alphabet,即便是可口可樂、達美航空和臉書加起來也難以望其項背。但即使這樣,沃爾瑪也并未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
獨立資產研究公司向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布蘭登·弗萊徹表示,據他了解,在沃爾瑪的1900名機構投資者中,深入了解有關沃爾瑪海外業務的投資者不超過5個人。
《財富》雜志在評論連續7年位居該榜單榜首的沃爾瑪時表示,該美國巨頭一直在削減其低效業務,以更好地關注增長的領域。在中國和印度市場,沃爾瑪正在進行改革,以期再次加速國際市場的增長。這其中,沃爾瑪澳門網站正在轉型為在線購物中心,同時公司還擴大了配送業務,加快了配送速度。
提升利潤率是關鍵所在
不過,即便沃爾瑪2020財年一季度營收數據亮眼,但還有一個問題——它的凈收益表明其利潤率在繼續變薄。
加拿大皇家銀行的分析師斯科特·西卡雷利指出,盈利增長乏力一直是他推薦沃爾瑪的阻力。該分析師指出,雖然電商業務和美國本土業務增長亮眼,但是,該公司本季度的營業利潤和利潤率卻從去年的4.2%下滑至4%。
沃爾瑪也在財報中披露,與去年相比,公司今年的綜合毛利率下降了27個基點,主要是由于國際市場的壓力以及公司在一些市場中擴大了投入。
當然,這也不僅僅是沃爾瑪特有的問題,而是零售業內長達數年的趨勢,是零售商普遍面臨的困境。
據路透社報道,受關稅上漲的影響,市場預計沃爾瑪包括服裝、家具以及電子產品在內的數以萬計的商品將會漲價。對此美國經貿政策專家依肯森認為,沃爾瑪漲價是不可避免的,關稅的增加會導致成本的提高,而這將會進一步擠壓公司的利潤空間。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報道,美國零售業4月份整體銷售額出乎意料地下跌,反映出美國經濟增長放緩。
分析師佐爾坦指出,事實上,沃爾瑪可能是經濟放緩的受益者。消費者信心的下降應該會引起消費者對沃爾瑪購物興趣的增加,這會使沃爾瑪在低成本零售商中贏得良好的聲譽。
沃爾瑪首席財務官布雷特·比格斯表示:“關稅的提高將會導致商品售價的上漲,但該公司將設法減輕消費者的痛苦”。
有分析師預計,沃爾瑪的營業利潤還會進一步下降,這表明即使沃爾瑪全速運轉,其營業收入的增加也并不能支撐營業利潤的上升。由于維護公司在線服務的技術成本增加,以及免費送貨等額外福利支出的增加,公司的運營費用可能會進一步上升。不過,這些額外的成本有助于保持電子商務收入的黏性。沃爾瑪拒絕在網絡上輸給亞馬遜,但它的運營費用更高,利潤率也更低。
不過,咨詢公司AlixPartners的分析師馬特·哈莫里說:“即便是沃爾瑪在遭遇困難的時候,它仍然要比美國任何零售商都做得更加出色。”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古特曼認為,隨著沃爾瑪電商業務的持續發力,該零售巨頭的利潤將會實現強勁增長。
無疑,在沃爾瑪和亞馬遜爭奪電商市場份額的當下,沃爾瑪的這份財報吸引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投資機構Global Data Retail的分析師尼爾·桑德斯表示,沃爾瑪這個季度的財報數據再次證明了其是目前電商市場中成長最快的成熟零售商。
而且,隨著沃爾瑪擴大電商服務,現有顧客的回購率也會隨之上升。這讓沃爾瑪成為了電商領域一股強大的競爭力量,將從亞馬遜手中爭奪到更多的市場份額。
瑞銀的分析師預計,沃爾瑪的電子商務業務未來還有望增長35%,而其中在線雜貨業務的擴張將會起到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