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區本質上是一種產品,景區之內有有形的和無形的兩種成分組成,既可以是像建筑、游樂設施、文化遺產等一類具體的東西,也可以是像“感受”這樣的抽象概念。而“感受”或者游客的“體驗”顯然更加重要。景區產品實際上是一種體驗。
只有增加景區體驗感,才能更好的帶動景區二次消費。面對逐年上升的營銷指標和運營成本,景區如果過于依賴門票收入,必然要求門票上漲,而這舉動又會阻礙游客的腳步,造成惡性循環。所以增加游客體驗感,刺激二次消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景區二次消費面臨的難題
游客停留時間短——沒時間
游客在景區停留的時間有限,但在節假日,游客寶貴的時間很多都浪費在排隊等待上。排隊時間過長,不僅損害游客體驗,更重要的是占據了游客本可以用于消費的時間。
紀念品同質化嚴重——不想買
游客購買的不是紀念品,而是旅行體驗、回憶。高度同質化的紀念品對游客毫無意義,自然慢慢失去吸引力。事實上,市場上泛濫的劣質紀念品已經越來越難賣出去了。
前期開發需要大量投入——風險高
對于剛剛起步的小景區而言,投入大筆資金進行文創產品的開發是不切實際的。即使是大景區花費大量資金生產的文創產品也可能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提升景區體驗促進二次消費
優質的景區體驗是促進游客進行二次消費的必要條件,因此,要重視景區體驗,給游客舒適的體驗。
具有誘惑力的主題,必須調整人們的現實感受
人們到某一景區游覽,是為了放松自己或者尋求平常生活中缺乏的特殊體驗。景區體驗必須提供或是強化人們所欠缺的現實感受。
景區的主題,能夠通過影響游客對空間、時間和事物的體驗,徹底改變游客對現實的感覺
比如,“美國的荒野體驗”融真(動物)、假(人造樹林)、虛(電影特技)于一體,創造了“在廣闊的戶外漫步”的后現代旋律。而杭州的“宋城”主題公園,通過對《清明上河圖》的再現,通過宋文化的真實演繹,滿足了游客“給我一天,還您千年”的體驗,因而獲得極大的成功。
景區體驗主題必須將空間、時間和事物協調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游客的體驗是完整的,包含了空間、時間和事物的整合,因此要做到讓游客“在適當的地方、適當的時間作適當的事”。因此,任何一個景區體驗主題必須根據景區的特性,尋找關聯的主題,并根據不同時間游客的心理氛圍來推出,才能真正有吸引力。生搬硬套的活動對景區是沒有什么幫助的,好的主題必須符合景區本身的特性。
好的景區體驗主題應該能夠在景區內進行多景點布局
景區是一個立體的景點的集合,推出的景區體驗主題,要能夠讓游客對景區進行立體的體驗。
景區體驗主題必須能夠符合景區本身的特色
推出的體驗活動,必須能夠與景區本身擁有的自然、人文、歷史資源相吻合,才能夠強化游客的體驗。景區主題的設計要素和體驗事件要統一風格,如此,體驗主題才能牢牢的吸引游客光臨。
景區是一種體驗,景區體驗必須主題化,這就提供景區營銷的基本思路。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某一種景區體驗是不能長期存在的,人們并不喜歡一成不變的東西,因此體驗必須不斷創新推出,如此才能夠保持景區的吸引力。景區體驗實際上是一個綜合的游客感受。所以,景區營銷的目標,就是提供給游客最令人難忘的體驗,這樣才能夠保持景區的生命力。
以文創為擎推動景區二次消費
在現代旅游經濟中,旅游商品已是舉足輕重,繼交通、住宿、餐飲之后,它已成為拉動旅游業的重要動力,毫無疑問,旅游商品將是未來旅游產業發展中的“領銜主演”。旅游商品向旅游文創轉變,旅游文創向大文創產業轉變,“文創+旅游”成為旅游消費發展的大趨勢。從文化創意的角度入手促進游客二次消費,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構建專屬品牌形象系統
三流的企業賣資源,二流的企業賣產品,一流的企業賣品牌!游客購物消費市場正在進入品牌消費的理性市場,品牌才是旅游文創發展的重大的優勢,品牌力才是5A景區文創商品的核心競爭力。沒有品牌的旅游文創產品,產品的增值空間很小,加上國內5A景區旅游購物市場不規范,大大降低了游客對品牌的信譽度。
所以要提高品牌認知度、重塑良好的購物市場,5A景區須構建系統化的旅游文創商品品牌,以品牌的力量推動市場規范化、誠信化,同時為游客提供景區官方指定的旅游文創商品銷售渠道。
文化IP重塑及孵化
得IP者得天下,5A景區旅游文創商品開發同樣如此;忌諱傳統的多主題、全品類的開發模式,小而美才是發展之道。從游客消費的心里的角度來看,最希望買到的往往是景區最具地域文化特色并且其它地方無法購買的商品。
所以5A景區旅游文創商品的開發必須回歸最核心的文化元素,這個文化元素具備有廣泛認知度及差異性,在此基礎上進行景區的文化IP重塑。IP重塑之后再逐步開發具有知識產權的多元化內容矩陣,從5A景區來說,利用IP元素進行文創衍生品系列開發,同時進行景區產品開發、景區游線開發、景區品牌重塑、景區住宿等等,實現從單一到多元的過程,讓IP真正意義上植入到景區的方方面面。只有IP的傳播度越大,與游客接觸面越廣,IP的價值也會逐漸增大。
產品為王 單品引爆
全國5A景區都面對景區文化不知道如何提取文化元素;面對可以運用的文化元素,又不知如何與社會時尚的審美趣味同步;產品研發后,沒有后續的市場反饋和再升級,無法形成有影響的文化創意產品系列。
這正是旅游商品如果文創化存在主要原因:如何讓文化變現市場買單的產品。
好的旅游文創商品須兼備以下特性:文化性、故事性、趣味性、創新性、實用性。5A景區旅游文創商品開始推出時,應先圍繞景區核心的IP內容規劃推出一個系列爆款產品或者必購產品,根據市場反饋再慢慢擴張暢銷商品的產品線,一方面累計自主產品的設計與經營的經驗,也可以借此降低過快自主產品產生的成本風險。形成文化IP為核心,創新單品引爆市場,橫向延伸產品線的文創商品開發模式。
主題空間 一站體驗
旅游文創商品銷售與傳統零售最大區別在于體驗式購物特點,5A景區店鋪空間應注重景區文化與文創商品的融合,提升游客在精神層面的體驗感受,強調游客對景區歷史、文化、生活的體驗和參與感,讓游客對景區的文化有了全面的認識、認同感,才能提升游客對文創商品購買的轉化率。
國內景區紀念品商店普遍給顧客的體驗太差,店鋪與景區之間、游客與店鋪之間互動性太少,考慮到游覽體驗的整體性, 5A景區旅游商品店鋪空間應集最佳的地段、鮮明的主題性、文化的展示性、游客的參與性、商品的創新性于一體,才能充分的調動游客的文化認同、情感認同后而為之買單。
游客為中心 需求為導向
旅游文創商品開發的目的在于銷售,要想賣的火爆,必須研究我們的游客,誰買產品,誰就有發言權,從而決定我們產品的開發方向。
一切不以游客為中心的旅游文創產品開發都是耍流氓!旅游購物市場在變、消費者群體也在變,而5A景區旅游商品卻一塵不變;目前5A景區以銷售傳統工藝品為主,這些商品遠遠脫離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類似陳舊的設計形式難以讓8090后主要目標人群買單。這些商品只能將其定義為旅游紀念品,而非真正意義的旅游文創產品。
所以說旅游文創商品的開發最終還是要回歸游客潛在需求,只有需求與產品巧妙結合,做實用性強的文創商品,滿足游客一直想買卻買不到的東西,這樣的文創商品想不火爆也不行。
一把手抓 全盤布局
這幾年國內很多5A景區逐漸意識到旅游文創商品的重要性,但最終效果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始終不見起色。
原因其一就是將旅游文創商品簡單歸納為單一部門、單一設計環節的問題。而旅游文創商品開發關鍵在于這是一個景區多部門協同作戰的產業,從景區的角度必須要一把手主抓,充分調動景區的財力、渠道、銷售、營銷、地段等資源,才能為游客提供立體化的游覽體驗、情感體驗,從而實現文創商品的變現轉化。
旅游文創商品產業創新、文化變現、提升文創產品附加價值并非設計單方面的任務,文化新造、技術創新、營銷模式創新、經營管理系統創新等等,歸根結底必須是景區一把手主抓,上下一條心,景區跨部門整合協作的結果。
總結
實質上,游客購買的不是紀念品,而是旅行體驗、回憶。在“文創+體驗”的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完善,中國景區的二次消費大有提升空間!
文章來源:博雅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