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成為消費標簽
被市場經濟大潮推動著狂奔了近二十多年的中國,物質財富已經積累到一定的階段,財富出現階級分化的同時,普通大眾的生活品質也有很大的提升,簡單地說就是:過去盡可能活得讓別人羨慕,活的比別人好,活的出眾,這種單純以炫耀為目的的消費觀念逐漸褪去,伴隨著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理念開始盛行,健康的、快樂的、富有體驗感的、充滿便利性、溫情性成為當下主流消費觀念。
消費理念的改變
國外知名品牌在華擴張逐漸減速降溫,基于本土文化的審美與消費特征的商業開始覺醒。只有當一個商品真正地抒寫出中產階級心中的美學意識,TA們才會愿意為此買單。消費者個人不在以性價比為第一考慮因素,同時“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的極端消費方式也逐漸消失,中產階級在綜合商品質量因素后,才會考慮性價比,品牌不再是主要驅動力;消費者的決策也呈現出高效簡化,注重商品情感屬性和個人精神的回歸。
商業業態的變化
像萬達、新城這種大規模的商業開發造成了購物中心的同質化嚴重,缺少相應的規劃與協同,大量新區建設、商品房開發導致商業供應量大、小區入住率低,相關配套不完善等都在制約商業的發展。
沒有明確的運營模式與商業主題定位,由于開發速度過快、缺乏運經驗、容易出現項目定位失準,模式不清晰的情況。缺乏成熟的資金運作手段與退出機制,很多社區底商處于半爛尾階段,也極大的影響了社區商業的良好運營。
從功能性到體驗化的轉變
同時,商業設施也逐漸完成由過去的大眾品牌轉為個性化消費品,從功能性轉為體驗化;從商業功能向社區文化功能的轉變。區域商業中心正在受到不小的挑戰,流水線下的復制品遠遠不及有趣的靈魂更能讓消費者接受,所以打造小而美、精而全、便而捷的社區型購物中心已經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趨勢。如過往追求大而全的大型超市和商業中心將迎來像盒馬鮮生、生鮮傳奇等新型零售的挑戰。
文章來源:恒陽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