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商業的私有化進程又有新進展。知情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萬達擬于近日與所有境內外投資者簽署相關交易文件。
該人士透露,萬達針對境內外兩類投資人有不同安排。境外投資人各自在境外設立私有化SPV。境內投資人的投資流程則更為復雜,首先在大陸和境外分別設立有限合伙企業,作為境內境外私有化SPV,并自己出任GP。單個境內投資人將等額的人民幣資金注入境內私有化SPV,并以內存外貸形式將資金出境。境內投資人的資金出境后進入對應的境外私有化SPV,與其他境外投資人一起完成對萬達14.41%的H股的收購。過橋貸款的相關費用需要境內投資人承擔。
無論境內投資人還是境外投資人,每個SPV收購不得超過5%的萬達商業H股流通股。私有化過程中發生的稅費、中介費用等,按照出資比例,各類投資人分攤。“萬達這次只要大型投資者進入。”知情人士表示。
同時萬達還安排了銀團貸款,如果境內外募集總額不足以完成私有化交易,差額由境外銀團貸款補足,該貸款總額的上限為私有化規模的25%。
萬達集團承諾,如果萬達商業在退市滿2年或者2018年8月31日前未能在境內上市,萬達集團將以每年12%的利率向境外投資人回購全部股權,以每年10%的利率向境內投資人回購全部股權。
萬達商業2014年12月23日在香港上市,發行6.52億股,每股發行價48港元;曾創造2014年香港最大規模IPO紀錄,募資金額達288億港元。而萬達商業的總股本高達45.27億股,絕大部分并沒有流通,股價表現也差強人意。萬達商業今年3月30日在港交所公告了私有化計劃,要約價將不低于每股48港元,等同于IPO價格。
4月21日,萬達商業報收于50.2港元/股。
按照目前A股上市的排隊速度,萬達直接在A股IPO短期內難度較大。證監會官網顯示,截至2016年4月14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766家,其中已過會113家,未過會653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622家。有業內人士認為,萬達更可能在A股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