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評測幾萬塊一晚的酒店倒不新鮮,對觀摩名媛炫富生活都審美疲勞了。那讓我們這次反其道而行之,嘗試稍微體面地在一個城市找到最便宜,最小的落腳點。
有一種3D版的旅館大通鋪,青年旅店上下鋪的升級版,比香港劏房空間還小的膠囊酒店可以滿足篩選條件。
膠囊酒店說高級一些就像是電影里休眠的未來太空艙,說現實一點就是如同蟻居的巢穴。
膠囊旅館的最初設計者是建筑家黑川紀章。1979年,新日本觀光株式會社在大阪梅田開辦了首家膠囊旅館。
1985年,隨著國際科學技術博覽會的舉行,為容納大量觀光客而緊急修建的膠囊旅館,經電視臺報道之后開始被社會廣知。
2011年初,中國首家膠囊旅館現身上海火車站北廣場附近。
#便宜得讓人不敢相信
根據《2021“五一”旅行大數據報告》顯示,“五一”黃金周十大熱門旅游城市中,成都位列第五名,重慶位列第八名。讓我們來看看下個月即將到來的端午節期間,這兩座網紅城市中膠囊酒店的預定價格。
下次大型節假日也不用擔心住不起酒店了,搜索“膠囊酒店”快速實現酒店自由。
#打死不睡的棺材盒子
一般訂酒店只用關心房間使用面積,因為不用操心層高能不能站直。但身高超過180厘米的客人訂膠囊酒店之前可能需要預估一下:你能不能在膠囊里坐直,睡覺能不能躺直。
近年新修的星級酒店的基礎客房一般有30-40平米,大床寬1.8米長2米,住1-2人。但同樣在一個30平米的房間里,可以容納三四十個膠囊客艙,每個膠囊大約長2.2米,寬1.2米,高1.2米。
狹小的空間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逼仄壓抑,呼吸不暢,令人窒息。更有甚者,讓人直接聯想到了棺材。膠囊酒店在日本很火,開遍全球,但傳統的中國人打心底還是忌諱這個詞。
現在高端酒店的修建趨勢不止于建筑面積的擴大,自然景觀和私人配套也缺一不可。高端酒店的海景,湖景,山景,院子,泳池,旨在讓你走出去;而低端酒店越做越迷你,房間的無窗,公區共享,免費wifi, 超大智能彩電,旨在讓你躺下來。膠囊酒店更極端的只提供的這么一個睡覺都不要翻身太遠的盒子。
網絡惡搞視頻——五星級膠囊酒店
#躺著就只能玩手機
膠囊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里面都安置有滅火器、換風系統,此外還有免費WiFi、數字電視、無線耳機等等娛樂設備。
但在膠囊艙里不方便走動,大多數人坐著和躺著也就只能玩手機、看電視、聽音樂。膠囊在無形中把人從有限的現實空間向無限的虛擬空間擠壓。
這也是很多酒店把電視越做越大,網速越提越快的原因,現實空間不夠,網速虛擬來湊。
《寄生蟲》兄妹倆搜尋免費WiFi信號
#認識了五湖四海的朋友
當然,一個人再有錢,一晚上也同時睡不了兩張床。“膠囊旅館”非常符合如今人們倡導的經濟環保,資源共享的理念。
在合理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私人睡眠所需的空間,而把更多的空間分布到公共設施的設置上,比如儲物,吃飯,洗漱,衛生間所需要的空間,大家公用就好了。
這也是繼承來自青年旅舍的優點,除了睡覺,膠囊酒店更鼓勵大家走出來,到公共區域進行社交,結識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吵得人睡不著
因為考慮到消防安全因素,膠囊酒店的膠囊都不密封,這樣導致不少人住店體驗以后給得最多的負面評價是——隔音不好。
空氣渾濁,膠囊悶熱,上鋪翻身下鋪晃等缺點也頻繁被提及。
但我認為相對于開放式的青年旅舍上下鋪和大通鋪,噪音,換氣,燈光,溫度,私人隱私這些方面都已經在膠囊酒店里得到了盡可能的產品升級。
#秘密花園
除開幽閉恐懼癥人群,另一部分人為狹小空間的包裹而感到母親懷抱一般的安全感。住進膠囊酒店,獨享自己的世界,外面紛紛擾擾都被門關在外面了。
•
2012年就有新聞報道重慶開了西南第一家膠囊酒店,快十年過去了,攜程搜索重慶的膠囊酒店連鎖,已經發展至3家。老板2012年采訪中預期的50元一鋪的價格至今沒有達到。至2011年膠囊酒店進入中國開始,十年過去了,膠囊酒店還是新鮮,陌生而小眾的酒店種類。
因為膠囊酒店消防檢查難以過關,國人對于酒店面積越大越好的期許,還有一些經營管理問題,膠囊酒店發展起來確實寸步難行,無法像日本一樣形成規模化,多樣化的發展。
一些發展很好的膠囊酒店大多有一些以下的特點:
1.定位交通樞紐:不用再跟換乘熬鷹。
2.提供白領午休:一杯咖啡撐不過去的事,一顆膠囊來拯救。
3.擺脫單純的住宿性質:漫畫主題膠囊酒店等主題代入。
網絡博主體驗漫畫主題膠囊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