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下午,記者沿著南京江東中路自南向北看了一圈:華采天地大門上貼著全館閉店的通知,河西中央商場暫停營業,河西金鷹世界緊閉的大門上貼著暫停營業,新城市廣場門上貼的是“即日起暫停營業,具體恢復營業時間將另行通知”……
從春節期間營業時間調整,到請顧客進入商場時佩戴口罩,再到目前的閉店謝客,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新冠肺炎疫情對各大商場和商業綜合體的經營影響不小。
南京各區對商場類企業給予的復工安排不盡相同。據南京市鼓樓區2月9日發布的《企業告知書》,商場、商業綜合體(含超市內商鋪)等企業,在29日24時前不得復工,3月1日后視疫情發展再予通告。建鄴區2月8日發布的《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企業錯峰復工工作方案》,明確商貿流通類企業2月20日后經審批可復工,餐飲企業、商業綜合體、專業市場2月29日后經審批可復工。
常年營業不歇的商場閉門了,疫情對實體商業的影響除了眼前這些之外,還會有哪些長久影響呢?
“預計大型購物中心的空置率將有所提升,整體平均租金則面臨下調,當然此次疫情也會成為商業零售業重整再出發的一個機遇點。經過大浪淘沙,行業門檻會進一步加高,而食品安全、公共衛生、配套設施等方面也會迎來新的升級。”戴德梁行中國區商業地產董事總經理甄士奇認為。
這幾年在電商沖擊下,不少實體零售商家已經開拓線上渠道,疫情讓更多商家把目光轉向線上銷售,預計各零售品牌將進一步加大對線上渠道的優化提升,從而讓線上與線下渠道融合發展、靈活切換。
另外,從建筑的角度看,業內人士認為,今后商業建筑將更多考慮空間的綠色、健康和開放。當下,多數購物中心都是內向型的“購物盒子”,疫情暴發后,通風性較好、戶外空間較多的購物中心和開放式街區明顯更能接納人流量的需求。作為一種大體量的公共建筑,購物中心過去關注較多的是消防安全體系,今后應該會在防疫應急體系這一塊予以加強,在建筑形態上留下更多的空間和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