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公眾夜間文化旅游方式越來越多樣,“夜間文化”和“夜間經濟”之間出現了良好的銜接點。隨著夜間經濟不斷發展,文旅產業探索夜間模式的力度不斷加大,“文化夜市” “夜游博物館”“夜游景區”等不斷進入人們視野,成為了各個城市的“夜生活“打卡圣地,吸引了大量的觀光游客。
文旅夜游經濟的發展現狀
夜游經濟是城市經濟發展的產物,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消費形式,是經濟與文化融合的消費形態。據統計,我國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夜間經濟”已占全天服務業營業額的50%,重慶三分之二以上的餐飲營業額是在夜間實現的,廣州的服務業產值有55%來源于“夜間經濟”。
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2019夜間旅游專項調研》顯示,接受調查的游客中有過夜游體驗的占比92.4%。銀聯商務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期間國內夜間總體消費金額、筆數分別達全日消費量的28.5%、25.7%,其中,夜間游客消費占比近三成,夜間旅游已成為旅游目的地夜間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景區夜間文旅項目開發要點
(一)根據“先天條件”,杜絕盲目開發
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的打造,雖是掘金“四季全時”旅游發展的重要手段,但其開發必須以一定的日間旅游發展基礎或商業發展基礎為前提,如成熟的景區、商業圈、一線城市中心區域或具備客流量基礎的古鎮等,且選址地必須建設完善的停車場、WIFI全覆蓋、旅游廁所等基礎設施,并配套系統的服務體系。如項目地目前尚處于文旅發展的初期階段,存在交通不便利、可利用土地受限、城市及周邊區域消費能力低下、資源匱乏、或服務設施難以滿足增量人口及游客等問題,應優先解決日間文旅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杜絕夜游項目的生搬硬套和盲目開發而導致資金與資源的浪費。
(二)“亮化”需以文化為魂,打造特色主題
在燈光秀、旅游演藝日益成為景區及城市夜游“標配”,“燈光一亮,黃金萬兩”成為各級政府共識的時代,要避免夜間文旅項目的同質化,形成人流聚集的核心吸引力,需要從區域文化內涵入手,包括城市人文歷史、現代時尚文化、特色生活方式等,將區域文化故事與地域風情通過光影、演藝、沉浸式體驗等手段進行提煉、重構與亮化呈現,構建符合城市氣質的特色主題與文化IP,才能夠形成夜間文旅項目的獨特性賣點與差異化特質。
(三)結合區域地標,形成特色游線
從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串聯區域標志性景觀及城市文化場所,對其進行統一的主題營造和夜景設計,是凸顯城市調性、促進景城夜間一體化發展的通用方式。應根據場地現狀及文化稟賦,規劃一條或多條主題游線系統,通過多項地標觀光及夜游體驗產品的組合,使原本獨立的景點及文化場所相互聯動,共同形成城市夜間文旅的品牌影響力。
(四)創造多維消費場景,形成文旅商一體化發展框架
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的打造,要突破傳統的夜間觀光、夜間文化展覽和夜間零售概念,應從滿足居民及游客多元休閑消費需求出發,通過食住行游購娛等產業相關要素的業態化創新組合,創造多元化的消費場景并打造一站式的服務結構,升級夜游體驗質量,并通過文旅產業帶來的人氣聚集與創意聚集,帶動商業企業的入駐及規模化的經濟發展,形成文旅商一體化的綜合發展結構。
隨著疫情的逐步結束,旅游業雖然依然形式嚴峻,但行進在路上景區運營路上的同行們并沒有停止前進和探索的道路,疫去花開的當下,有前期基礎和條件的景區可以考慮上一些特色夜游項目,提升產品的賣點及品牌影響力。
文章來源:華創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