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傳統生產建設旺季的到來,物流業迎來回暖。4月5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2016年3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2.9%,較上月回升2.9個百分點。
統計數據顯示,3月份,新訂單指數為52.9%,比上月回升2.2個百分點,顯示出物流業需求向好,將保持穩中趨升的態勢。從區域來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新訂單指數均保持在50%以上。
同期,庫存周轉次數指數回升2.4個百分點,回升至51.2%;平均庫存量指數回升3.3個百分點,回升至52.4%。兩項指數雙升反映出隨著春節后生產建設活動加快,供應鏈上游物流業務活動趨于活躍。
此外,主營業務利潤指數回升至50.7%,企業經營情況有所改善。但數據表明,物流企業利潤回升主要源于業務規模的增加。資金周轉率指數為51.8%,比上月回升4.2個百分點,顯示出資本市場的活躍帶動物流市場業務活動,企業資金情況有所改善。與此同時,3月份,從業人員指數回升2.4個百分點,回升至50%,顯示出隨著春節過后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物流行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增強,但受人工成本增長過快等因素影響,企業仍面臨用工難的壓力。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輝在解讀數據時指出,3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及各主要分項指數均保持回升態勢,顯示出3月份進入中國傳統的生產建設旺季,供應鏈上下游的物流業務活動趨于活躍。從中國倉儲指數看,與民生相關的家電產品、日用品和與生產建設相關的鋼鐵、建材、化工、機械設備等大宗商品的倉儲活動明顯加快。從市場價格看,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普遍回暖,公路運價指數亦有所回升。從新訂單和業務活動預期看,隨著生產建設活動正常進行,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全面啟動,物流業務活動將趨于穩定。
為加快電子商務物流發展,提升電子商務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根據國務院《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3月23日,商務部、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國家郵政局、國家標準委制定了《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2016-2020年)》
規劃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完善、結構優化、功能強大、運作高效、服務優質”的電商物流體系,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取得重大進展。電商物流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先進物流裝備、技術在行業內得到廣泛應用。
當前我國電子商務正借“互聯網+”春風進入強勁發展期,同時引發物流倉儲和配送需求的同步高速增長。商務部數據顯示,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約為20.8萬億元,同比增長約27%;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06.7億件,同比增長48%,其中約有70%是由國內電商產生的快遞量。
針對電商物流當前的掣肘問題,以及順應電商未來快速發展的趨勢,《規劃》提出了七項任務及八項工程。一方面通過推進電商物流渠道下沉,將物流網絡向中小城市和農村延伸,培育農村電商物流主體,發展跨境電商物流業務。另一方面,推進行業標準化和信息化水平,降低綜合成本。業內專家指出,“《規劃》旨在服務于電子商務未來的高速發展,重點針對當前物流成本過高的主要問題。”《規劃》的出臺為電子商務和物流行業發展繪制了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相信在《規劃》及相關政策的指引下,中國電子商務和物流將迎來更加健康快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