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城目前關注兩件事,一是提升各地商貿物流升級轉型,二是協助各地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
作為中國規劃、建設、運營大型綜合商貿物流中心的領航者,如今的華南城在全國各地打造的國際化、現代化、集約化的商貿物流平臺,被認為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升城鎮化建設水平的一個重要方向和嘗試。
在某種程度上,這與中國社會的經濟、社會變革不謀而合。
自從《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發布后,關于推進城鎮化的討論日趨高漲。《建議》明確指出,將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城鎮化是中國發展的重頭戲。這不僅因為美國城鎮化率達到90%、韓國達到80%等現實差距,更因為城鎮化背負著擴大內需、拉動增長、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重任。
正因如此,在短短十幾年間,從深圳起家的華南城以推動城鎮化建設為使命,響應中央提出的解決好 “三個1億人”問題的號召,即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華南城先后在全國八地落實推進。
提供全產業鏈集成服務
回顧華南城的發展歷程,它已走過激蕩起伏的十多年光陰。2003年11月,深圳華南城破土動工,總建筑面積約26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過80億元人民幣,下設紡織服裝、皮革皮具、電子、印刷紙品包裝、五金化工塑料等原輔料交易中心。而作為配套的酒店、保稅倉儲區、生活服務區等一應俱全。
整個項目建成投入正常運營后,將有近3萬家商家進駐,新增10萬個就業機會,營業額將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可為當地提供約10億元的稅收。
從此,華南城一個個看起來并不起眼的交易店鋪,為無數的工業生產企業提供著各種各樣的原材輔料,為世界工廠的順利運轉源源不斷地增添動力。
而華南城提供的全產業鏈集成服務,使眾多制造業企業和商貿流通企業實現了一站式采購和物流配送服務,大大降低了成本。“拿一個手提包生產來說,從皮革面料、拉鏈,到金屬飾件,在這里全部能采購到,生產商所要做的只是把它們拉回工廠。”一位早期進入華南城的商家介紹。
這些后來成了華南城在業內備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深圳市興華顏料色母有限公司負責人姜浩是深圳華南城的商戶,他介紹,2004年進駐華南城至今,公司銷售額已從“0”做到“1.3億元”,并獲得多家外國公司的代理權,他很感謝華南城在物流配套、宣傳推廣、生活配套等方面提供的幫助,甚至提供營銷方法、網絡推廣等無償服務。在他眼里,華南城就像一個孵化器,讓低門檻的商家進駐后能夠發展壯大。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對華南城推崇有加,他認為“應需而為”是華南城具有生命力的關鍵一點。
推動區域城鎮化
十年彈指一揮間,如今的華南城朝氣蓬勃、漸顯繁華,陸續在深圳、南寧、南昌、西安、哈爾濱、鄭州、合肥、重慶八座城市落地。
事實上,華南城選址都是在國家戰略經濟發展重要區域,而且每一個產業布局都緊隨中國經濟產業布局的步伐。
在前不久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指出,中國將著力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互相促進。
城鎮化不是簡單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積擴張,更重要的是實現產業結構、就業方式、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等一系列由“鄉”到“城”的重要轉變。
城鎮化的核心問題要解決產業升級和人的就業問題,而在華南城運營者眼里,華南城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國家需要做的事情。
華南城通過商貿物流的產業升級,進行資源整合,協助各地優化城市空間結構,進而推動一個地區的城鎮化建設。
鄭州華南城
城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如何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
以鄭州華南城為例,鄭州華南城坐落在鄭州新鄭市龍湖鎮內,距鄭州市中心16公里。規劃總建筑面積1200萬平方米,首期投資超過80億元人民幣,是推動鄭州商貿市場產業升級和城鎮化建設的重點工程。
隨著華南城的開建并落成,鄭州市區三環內的177個批發市場將外遷至此,約2000畝土地被騰出,而這些集體用地一旦轉變為國有建設用地,將為鄭州城市的升級改造提供巨大的騰挪空間。
按照鄭州華南城測算,一旦項目建成后,會為當地增加5萬個創業機會、20萬個就業機會和數十億稅收。
“華南城每落戶一個城市,它所帶來的成熟商業模式都改寫了當地物流商貿格局,促進當地商貿經濟發展,為當地政府增加就業和稅收做出貢獻。”在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宋向清看來,鄭州華南城一頭連接國際國內大市場、一頭連接鄉鎮及工業園區,成為拉動內需、惠澤城鎮市場的商貿物流中心,大幅提升鄭州乃至整個中原經濟區商貿物流在國內的輻射范圍和影響力。
“華南城落戶鄭州后,以其成功品牌、經營理念、管理模式,為鄭州及中部地區的制造業、商貿物流業等新興產業提供支撐平臺,大大提升鄭州的城市競爭力。”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房地產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峰教授認為,鄭州華南城的建設與運營,大大鞏固與強化鄭州市中部商貿物流中心的地位。同時,通過為新增城市人口提供就業崗位、住房及城市生活配套,促進鄭州都市區加快發展,進而帶動整個河南的城市化進程。
現如今,隨著產業升級和城鎮化建設的逐步推進,鄭州的案例在全國各地的華南城比比皆是。
南昌華南城
城市規模和布局一直是各國城鎮化戰略的核心。中國的主要問題在于城市數量總體不足。1997年以來,城鎮化率提高了20個百分點,城市數量卻由666個下降至當前的657個,這與國外城市化快速推進時期城市數量同步大幅增長形成較大反差。
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未來的城鎮發展需要引導人們就近城鎮化,分散大城市人口過多的壓力,也有助于區域經濟均衡協調發展。
南昌華南城所在的九龍湖區域地處南昌最偏遠郊區,在華南城入駐之后,發展迅猛,成為南昌最為核心的發展區域。這樣一座新增的“城”,既能解決原先居民的長遠生計,也新增大量市民的就業崗位。
南昌華南城所在地雙溪村副書記談細紅稱,華南城落地后,村里有經濟實力的在華南城買商鋪,開始創業;經濟實力薄弱一點的,就到華南城從事文職工作,甚至是管理;能力不夠的,可以從事物業管理、保安、保潔等。
除了就近安排附近村民的就業和發展,南昌華南城負責人預計,南昌華南城一旦全部落成,將直接和間接容納超過40萬人就業。
“作為商貿業態為主的產業之城,南昌華南城將容納將近3.5萬家商戶,以一家商戶接手3-5個人來計算,就可直接就業15萬人以上;另外,圍繞華南城運營而產生的就業人員也相當龐大,單是保安、保潔員就將達4000余名;華南城內還將建設多類型創業平臺,如創業大廈、中小企業創業園、大學生創業園等,都將吸納大量就業人員。”負責人說。
這一塊居于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郊區之城,成為農民融入城市的“過渡地帶”,進華南城就業的農民,其故事精彩之處不只在“就業”,更在于“創富”,華南城模式為中國新型城鎮化創出了一條新路。
哈爾濱華南城
一座華南城,可以改變多少事,影響多少人。
作為助推龍江經濟快速轉型升級的重點工程,哈爾濱華南城選址哈爾濱市道外區團結鎮,規劃總建筑面積1200萬平方米,預計投資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隨著華南城的建設落成,一場新城營造的大戲將與持續進行中的舊城更新同步上演。
這樣一座新增的“城”,既能解決原先居民的長遠生計,也新增了大量市民的就業崗位。據悉,建成后的哈爾濱華南城可吸納至少10萬家商戶,形成一個輻射中部的核心商圈,提供創業、就業崗位近30萬個、帶動間接就業近45萬個,每年可實現交易總額1000億元,每年可以為國家提供不少于10億元人民幣的稅源,對于區域發展的貢獻不言而喻。
新型城鎮化并不是一個虛空的概念,而是包含了社會發展與多業態開發建設的系統工程。華南城堪稱“人的城鎮化”的樣本。在華南城里工作、創業的人,從進入華南城開始,就改變了長期以來依靠土地的傳統生存模式,開始從事商品批發零售、物流貨運、企業管理等相關工作。而周末還可以在附近聚會、休閑娛樂,盡享生活周邊一應俱全的配套設施。
可以說,華南城給予他們的不僅僅停留在"生活社區"的層面上,更是一個集完整產業鏈、產業配套、商業配套加生活配套于一體的超級大城。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以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發展為標志,華南城全國八城布局一氣呵成,從一片片荒蕪的土地開始拓荒,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和砥礪奮進,最終成為中國現代商貿物流的領航者和城鎮化建設的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