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死人,分銷居然這樣拓客了!
來源:明源地產研究院 作者:明源地產研究院 時間:2022-04-22
在很多地產人的認知里,分銷公司的獲客模式都很簡單粗暴,要么是購買批量名單,每天電話轟炸客戶,要么就是大街上派單,拉著路人要電話。但就是這樣一批大家不被地產人待見的人,在地產營銷中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文旅大盤到環一線的縣份盤,中介分銷不斷開疆拓土。不僅如此,中介分銷在新房銷售的占比正在逐漸變大,且愈發被重視。很多人都好奇,為什么中介分銷戰斗力那么強?隨著電話拓客被管制,現在他們到底如何獲客?為了弄清楚背后的真相,我去應聘了一家中介公司去臥底,找了50多位經紀人交流,記錄了一些非常實戰的工作筆記,下面分享給大家。以往,電call的客戶來訪量在新房中占比很高,一家專業的電call公司,動輒數百人。但現在,這種電call獲得流量的方式已經被中介分銷所拋棄了。一方面受監管因素無法再大面積電call,更重要的一點是,電call的效果早已不如開始,導致很多老業務員不再以此方式獲客。現在,你接到的營銷電話,更多的來自于剛入行的菜鳥。現在的中介公司收集到客戶名單,也不會讓自己的業務員去打電話,而是將名單交給專門的軟件公司呼叫公司,通過機器人去海打。最終,將稍有意向的電話名單整理后交至經紀人手中,再由經紀人去回訪。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將枯燥的工作外包,以此降低經紀人的流失率,另外一方面,解放出的勞動力,可以更好地提升帶看、盤客、回訪的質量,在無法以量取勝時,以高效的成交取勝。走出去,圍繞門店所在的商圈行銷,已變成中介分銷們最低成本的獲客方式。目前,分銷若想成交一組客戶,需要派單3500張以上,較以往2000張即可獲得一組成交相比,所花費的精力更多。派單需要提前分析駐守地的人流量,需要采購諸如扇子、圍裙等物料,若還想著靠一張單頁獲客,已經不現實了。很多中介分銷在派單前,已經可以做到根據今天的派單項目,總結精煉出一句推廣語,并利用接觸客戶時短短的5秒鐘時間吸引客戶。交流中有一個分銷經紀人,基本上每年的業績能過百萬。他說了這么一件事,有一個客戶,已經成交了,這個客戶對自己的發型總是不滿意,經常在朋友圈吐槽。被他看到了,當他第二次看到這個客戶在吐槽時,他默默找了幾家理發店,并花了時間去看理發師理發,找到了他認為比較好的理發師。然后,當客戶再一次吐槽發型時,他私聊客戶,說他有個朋友是理發師,建議客戶去嘗試一下,并在客戶同意后,事先與理發師溝通、付款。他帶客戶去后,以理發師朋友的身份自居,與客戶溝通十分暢快。盡管這個客戶已經成交,但相信通過這么一件事,不難看出,這個分銷經紀人在拓客方面的細致程度。另外一位分銷經紀人,過完春節后已經賣了4套新房,且客戶均出自同一個地方。他說,他公司旁有一個水果批發市場,去年下半年至今,他只要有空都到這個水果市場去,找不同的店買水果。并且,每次買水果時,他都會和店家聊水果,一來二熟的,他和很多店家都熟悉了。就這樣,潛移默化中,他成功讓那些店家記住他了,直到今年春節后,有一個店家向他咨詢以公司名義買房的事,他的解答讓店家認可了他的專業度,并一口氣叫來了其他3個店家,一起買在了同一個小區。這兩個故事,無不在說明一個問題:線下拓客其實并不需要你有多么的專業,在這個人情世故的社會里,情商高、更能拼、更勤快,總能獲得成績。5年前,或是3年前,說起線上,第一聯想到的便是安居客之類的房地產平臺網站。每個月花一筆錢買置頂、買推廣,現如今,再選擇網站的中介分銷數量在遞減。我們細致分析一下,其實這類網站的興起與百度(以百度為代表的搜索平臺)有關,在百度上做seo、買關鍵詞,獲取流量曝光。客戶輸入詞條,看到安居客再點擊進入,再選擇自己的區域、有興趣的房源…這中間往往會產生很多步驟,有了步驟,不可避免的,流量就會流失,那為何不直接在百度上投放廣告呢?去年時候,我和百度公司的一位好友聊天,她說,她現在很多的廣告主都來自分銷公司,他們兩者的分工十分明確:中介分銷預付一筆錢,并提供相應樓盤的信息內容,由百度提供技術支持將樓盤上架,并在推廣中根據點擊量收費。百度會通過大數據,分析出投放樓盤的客戶搜索習慣,推薦關鍵詞,并將關鍵詞置入樓盤中,以此達到最佳的推廣目的。通常來說,大區域+房產/樓市/住宅(上海房產、上海住宅等)范圍廣的關鍵詞因搜索客戶多而推廣效果最佳。既然有了更好的替代品,效果佳、成本可控,那房產網站理所當然會被淘汰。比如某購房平臺,2021年上半年,合作項目200多元可獲得一個線索,12000多元可獲得一組成交。當然,不是因為有了前車之鑒而直接放棄,百度作為web端最大的流量口,現在依舊是很多分銷公司的選擇。當競爭趨于平緩,競價詞不再高不可攀,砸錢不再盲目,投放更加精準之后,這依舊是一個不錯的獲客平臺。如果說搜索引擎平臺是輕內容、重投放的,那么流量平臺一定是內容和投放兼顧的。
流量平臺和以往所有的平臺都不同,這是一個流量極大、信息極雜、內容極碎的平臺。但從前兩年開始,很多中介就已經將目光轉向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等平臺。很多中介分銷根據每個不同的平臺特性,輸出不同的內容,最大可能的獲得平臺推薦,最大面的擴大曝光。現在,這一套可以說相對成熟了,每個中介分銷根據自己的擅長,選擇不同的平臺。能夠拍視頻的,喜歡上鏡的,那就選擇抖音、B站、視頻號…不難發現,每出現一種新的營銷方式,都需要更高的能力儲備,門檻也在逐漸抬高,這是一個遞進的過程。曾經有同行測算過,短視頻平臺投放中,大概1萬塊錢投放能帶來1個成交,而成交1個可以獲得5萬傭金甚至更高。所以,現在抖音房產類賬號隨處可見,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中介分銷貢獻的,但能看者寥寥。中介分銷分析道:內容方面,以往推廣樓盤時,只需要將售樓處給的資料稍微改一下就能拿來用,但現在則完全不同。從做飯媽媽的角度拍廚房、從待客角度拍客廳、從孩子角度拍兒童間,應有盡有。投放方面,視頻上架后,就需要仔細研究數據反饋的圖表了,什么時候視頻的點擊量最高,什么時間點上的客戶轉化最好,這些都是需要及時關注的問題。這些數據將會為他們的調整優化提供參考,何時點擊量最多,那明天就需要在這個時間段增加投放,何時效果最差,那要及時止損。采編部負責對某一區域內樓盤進行拍攝剪輯、投放部負責將視頻投放至平臺并進行及時優化調整、銷售部負責帶看客戶。這樣的流程,似乎超越了我們認知的分銷公司,這是獨立的完整的精細化的一個閉環,且層層遞進。盡管如此,但在他們眼中,這只是開始,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也十分突出:有了一定的基礎,一條視頻發布后總能獲得一些客戶,一場直播結束后也總能收獲不少加群私信。但是,沒完沒了的咨詢,千奇百怪的問題,超低的轉化率一度讓銷售部崩潰。①以一星期為周期,周日至周四,發布視頻,以此視頻作為引流,周五、周六晚直播,或公司團隊直播,或采用連麥案場銷售方式直播;②平時的視頻內容由重銷售轉變為重推介,先實現將公域流量轉為私域流量,再謀求下一步的銷售動作;③周期性地增加深度較高的內容,以此提高賬號在客戶心中的歸屬感。既然如此,不妨改變下思路,是不是在某種角度上看,新房與分銷的結合,更像是單邊經紀的變異體?那站在雙方各自的立場,互相去了解,從而尋找到平衡,將利益最大化,又有何不可呢?地產營銷總,深度洞察地產營銷條線,挖掘好公司和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