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收費、門票飛漲、人口外遷、遺產損毀、過度商業化等正在扼殺古鎮旅游的元氣。要想讓古鎮旅游可持續發展,經營者需要突破門票經濟思維,依托文化底蘊打造完整旅游產業鏈。古鎮不只是一個旅游景區,古鎮更不是搖錢樹。從國外古鎮IP開發中,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啟示。
黑金城:不依賴旅游創收的旅游名村
古鎮小記:17世紀末,一支葡萄牙探險隊來到巴西一處荒涼之地,瞧見四處散落著黑色光澤的“砂石”,原來那是包裹著金屬鈀的金礦。黑金城因此得名。當年的金礦和盛況如今已成回憶,只留下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城市,吸引著前來觀光的游客。
巴西利亞大學建筑學系雷納托教授是上世紀70年代參與規劃和建設黑金城的工程師。他說,黑金城從未被過度商業化,黑金城至今基本上維持著城市原貌。旅游業創造的收入占城市財政收入的7%不到。一家酒店總裁馬爾西奧說:“我們以旅游業聞名,但真正給予這個城市最大經濟活力的是礦產業和大學城。很多家庭并不局限于開餐館、旅店,我們還有自己的職業。”
城內歷史建筑多為私人老宅,很多居民把自己的住宅改造成家庭旅館。為了防止過度商業化,市政府對家庭旅館的發展給予有力監管。市旅游局局長雅巴斯說,如果改變建筑內墻顏色或改造門窗,必須申請授權,并且還要符合殖民時期巴洛克風格的色調和特點,并使用仿古材料。如果違反規定,政府將勒令恢復,還會罰款。
黑金城在發展過程中遇到過人口膨脹的問題。近40年,該市人口從3.2萬增長到7萬。“人口增多要求更發達的工商業和更完善的醫療設施和基礎設施,但黑金城并沒有在這些方面發展,而是在周邊建起了新的城鎮,相隔不過十來公里,新居民在這些新建城鎮居住,而來這兒工作。”雷納托教授說。
黑金城也曾一度面臨保護資金短缺的困難。黑金城原是州府,但由于地方有限,當州政府遷走后,黑金城便無人問津,城市維護和建設資金開始短缺。而作為歷史古城,黑金城很難發展其他更為活躍的經濟活動。
為了籌措保護資金,黑金城從下述兩個方面“下手”:
一是由政府、特別是巴西國家文物保護機構(IPHAN)提供專項資金。據IPHAN的工程師羅姆洛介紹,政府授予該機構權利對公共建筑進行監管,鑒定保存狀況以及是否需要修復等;
二是興辦大學搞創收。1940年代,礦產業帶動當地工業快速發展,黑金城順勢建起了大學等,這為城市帶來了相當可觀的財政收入,從而保證了政府維護和發展城市所需資金。
多產業的發展將古鎮從創收的壓力中解放出來,使得古鎮得到更好的保護。
昆卡:本地生活優先+依托專業機構
古鎮小記:昆卡依山傍水、建筑錯落有致,分別建于12和14世紀的大教堂和懸屋是其標志性建筑。昆卡老城曾是西班牙多位著名印象派作家的聚集地,昆卡抽象藝術博物館是歐洲最負盛名的抽象藝術博物館。
在昆卡省酒店和旅游業聯合會總經理弗朗西斯科·路易斯看來,昆卡古鎮是景觀游和文化游的良好結合。而在昆卡市政府負責旅游事務的專員尼爾維斯·莫奧爾特看來,生活美與歷史美的良好結合是昆卡古城的真實寫照。
尼爾維斯說,從市政府的角度來說,希望昆卡的老城區能夠保持活力,而不是夜幕降臨游客離去就死氣沉沉的純粹景區,只有活著的古城才是最有魅力的。為此,昆卡市在老城開設醫療中心和學校等,進行大量公共服務。
為了對古城進行有效的保護和推廣,西班牙文化部、卡斯蒂利亞—拉曼查大區政府、昆卡省政府以及昆卡市政府四方共同出資于2005年成立了皇家昆卡財團,類似的皇家財團在西班牙僅有3個。
財團總經理達尼埃爾·萊昂指出,皇家昆卡財團的職責主要有兩塊:一是古城的維護修繕,二是促進旅游和開展文化活動。
為促進老城的商業開發,財團還設立了古城新開商店的專項補助,以資助商店門面裝修,保證其符合世界文化遺產要求。財團還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提高古城路面質量、擴大停車場和架設通訊線路等,進一步改善了居住質量。
居民瑪利亞說:“在這里就像生活在歷史中一樣,這里的寧靜和美麗是新城所沒有的。現在古城的基礎設施也很齊全,公交車每隔一刻鐘就會從家門口經過。”
皇家昆卡財團作為昆卡古城保護和開發項目撥款的具體實施單位,可以對各個保護和開發項目進行整體的統籌規劃,也擁有與各級政府相關負責人之間的熱線電話。
不過,在債務危機背景下,皇家昆卡財團與其他許多依賴政府撥款的組織一樣面臨削減預算的問題。2012年皇家昆卡財團的全部預算為324萬歐元,但2013年其預算已經下降到了284萬歐元。達尼埃爾表示,為了應對資金難題,正在考慮私人資本介入的可能性。
維羅納:重公共服務,少工業符號
古鎮小記:意大利古城維羅納坐落于阿爾卑斯山南麓,被阿迪杰河所環抱。因氣候宜人且風景秀麗,早在古羅馬時期就已成為度假勝地,凱撒、但丁等歷史、文化名人都曾在這里留下自己的足跡。每年來自全球的300多萬游客使這座古城煥發出勃勃生機。
維羅納旅游局負責人加布里埃雷·倫說,維羅納城中古跡涵蓋了從古羅馬至哈布斯堡王朝的各個歷史時期,老城區內也保存完整的中世紀風貌,本就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優勢,而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愛情故事更為其平添了浪漫色彩。
維羅納對古羅馬圓形競技場的利用極具創造性,與其他城市僅將其作為古跡加以保護不同,維羅納將其用于歌劇表演已有很長一段歷史。市政府通過定期舉辦歌劇節等形式,對露天歌劇這一古老藝術形式加以推廣,每年都有超過50萬人到此欣賞歌劇,使這座外表破落的古老建筑再次煥發生機。
成功處理由旅游業帶來的社會問題是維羅納旅游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加布里埃雷·倫說,游客大量涌入帶來交通壓力巨大和歷史文化遺跡保護等難題,但只有將旅游業看作是一項真正的公共服務事業,才能真正保證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面對因旅游業發展產生的交通問題,意大利眾多歷史文化古城都將市中心古城區設置為交通限行區,私人車輛未經允許擅自駛入,將面臨高額罰款。這不僅減少了車流量大而產生的交通擁堵,還為古城游客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以汽車為代表的工業社會符號大幅減少,也為以古城作為品牌的文化旅游創造了最佳的游覽體驗。加布里埃雷·倫就認為,結合維羅納的中世紀城市風貌,才能更好品味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故事。
與旅游相關的大量產業得到發展,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實惠,而城市服務水平的不斷優化也使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大幅提升。雖然每年維羅納都要接待超過自身人口10倍以上的游客來訪,但在面對全年不休、蜂擁而至的全球游客時,維羅納市民感受到更多的是喜悅而非困擾。許多居民都對記者表示,各膚色、各民族游客給維羅納增添了許多活力,讓這座古城到處散發著生機。
本地文化特色是挖掘IP的源泉,無論是城市還是小鎮,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和人文風情都蘊含著豐富的IP開發潛力。而傳統的商業開發手段往往急功近利,反而會破壞當地原有的特色資源,事實上,并不是任何古城、古鎮、古村落都應該向旅游方向發展,讓它們保持長久魅力的手段其實就是對當地特色IP的深度開發。
文章來源:城市超級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