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發布的“中國文化消費指數”來看,我國文化消費綜合指數正在持續增長,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7年的86.1,平均增長率2.6%。其中文化消費指數上升速度最快,年平均增長率為6.9%。
藝術應該面向大眾,為群眾喜聞樂見,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購物空間融入藝術不僅可以沖淡商業的功利性,而且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新的享受,藝術與商業的結合模式將會逐漸成為新的消費趨勢。
藝術讓商業更具體驗感
文化藝術配套是體驗感較強的業態,通過營造環境空間、場景氛圍,和消費者之間建立共鳴,從而達到吸引客流的目的。不難發現,如今的商業購物空間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藝術標簽,在街區內設置藝術品、不定期開展文化藝術類活動、打造屬于自己的文化IP等等...用不同的方式渲染購物空間的藝術氣息,讓消費者感受到濃厚文化氛圍。
許多商業購物空間逐漸地把目光投向美術館、圖書館、展覽館、構造藝文公共空間。
chi K11 美術館
以上海 K11為例,商場B3層的3000多平米的美術館定期會舉辦不同主題的展覽及各類藝術活動,為新晉藝術家提供一個向公眾展示個人創作的理想平臺,平均每年舉辦十余場藝術展,以及近百場藝術講座。
中 央 美 術 館
北京藍色港灣于2015年打造了當代美術館——中央美術館(YAM),場館建筑面積約2000m²,展示空間1300m²,使得藍色港灣商圈提升為北京城市文化新地標。
臺 北 蔦 屋
臺北東區的“統一時代百貨”五樓,進駐了全球知名連鎖書店——蔦屋書店,165m²的小空間卻吸引了無數文藝青年及各年齡層的讀者前來。書店設有用餐區、閱讀區、書籍分類區更是做的心細如發。
文化x商業綜合體——紅山6979
縱觀各大商業空間,可以看出“商業購物”不再是商場的唯一表達方式,將藝術和文化融合讓商業購物空間更具體驗感。擁有這樣一個理想的藝術生活,不需要飛到北京、上海、臺北,在深圳龍華就有這樣一個文藝精神空間。
坐在深圳市調劑圖書館里,陽光透過大立面的落地玻璃窗灑進來,在這里尋找關于你的生活方式。
在深圳市美術館新館里,反復琢磨大師的畫作,嘗試解讀抽象畫所表達的趣味,品位國畫的水墨韻味。
在展覽館欣賞一場跨國的作品展覽,看線條和色彩相輔相成的畫作,尋找關于你的靈感激發。
在開心麻花的劇場里,看一場奇思妙想的舞臺演藝,投入無厘頭的喜劇情節,體驗生活的另一份樂趣。
位于龍華的紅山6979,除購物體驗之外還融合了四大文化館,占據了展覽、閱讀、文創、藝文、舞臺劇、觀影...各式的藝術生活體驗。
展覽館和演藝館的建設,即將完成幕墻安裝。紅山6979將風尚生活與藝術氣息緊密融合,打造體驗式“城市文化藝術會客廳”的高規格商業綜合體,并預計明年年底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