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在一個月內的多次表態,預示著房地產市場可能再度迎來一輪密集的政策投放。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12月8日的報道,多個信源透露,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的化解過剩產能,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化解房地產庫存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等“四個殲滅戰”,將成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要內容。在化解房地產庫存方面,多項政策有望推出。
高層選擇此時釋放信號意義深遠。12月中旬是歷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的時間。有分析人士認為,高層定調“去庫存”,意味著未來或將有更多政策出臺助推房地產市場發展。從本屆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一貫態度來看,此輪改革或也將改善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和房地產過度依賴的狀況。
對于此次表態,《第一財經日報》在報道中稱,中央并沒有就具體地方、具體庫存數據做出硬性安排,未來的政策布局也是全局性的,更重要的是借助市場的力量引導資源配置和供需流動。
在北京市房協秘書長陳志看來,高層多次強調去庫存,主要在于強調目前調節房地產市場的重要性。陳志認為,過去房地產過剩的原因在于供應脫離了實際需求,以此為基礎帶動的水泥、鋼鐵等建材產能過剩,以及金融、銀行機構的風險都在增強。去庫存實質上是對目前房地產市場系統性風險的調節。
在此輪表態之前,習近平有關房地產的上一次公開表態可追溯到兩年前。2013年10月9日,習近平在主持“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和供應體系建設”的第十次集體學習中,提到“要千方百計增加住房供應”。
從“千方百計增加住房供應”到“去庫存”,高層態度的轉變或源于眼下持續回落的房地產投資增速和高庫存數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880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增速比1-9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創歷史新低。
庫存數據更讓人擔憂。截至10月底,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8632萬平方米,比9月末增加2122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1180萬平方米,再創歷史新高。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政府已經出臺了一系列刺激政策應對樓市庫存危機。包括降息、公積金政策調整、下調商業貸款首付比例、松綁外資進入樓市等政策的陸續入市給市場帶來“暖意”,但國內樓市分化現象也在進一步加劇,個別一線城市土地出讓火爆,房價屢破記錄,更多的三四線城市卻飽受庫存去化緩慢拖累,市場疲軟。
隨著中國房地產“白銀時代”房企戰略的調整,庫存和分化的問題眼下正變得復雜。陳志認為,除了部分三四線城市出現嚴重積壓之外,高價地塊的屢屢成交也讓一線城市出現了結構性分化的局面,這部分超過原有需求體量的高端供應如何去化,如何在土地供應上抑制高價地塊的出現,也是目前去庫存需要整體考慮的問題。調整這些問題,更多需要地方政府突破對土地財政依賴。
明年的政策寬松眼下已成為大概率事件,不過高層此次應對或與過往有所區別。面對房價高企的局面,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曾明確提出,“把一些存量房轉為公租房和安置房”。
《第一財經日報》的報道稱,有接近高層的人士表示,在保障房和商品房之間打通一條軌道,是一個“一石多鳥”的創新型調控思路。一方面,房地產有去庫存需要,而2015年740萬套的保障房目標,又是政府民生工程的一大亮點,二者一拍即合;另一方面,明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實現好房地產的轉型升級,解決好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是全面小康的要求。
目前該政策已逐步進入落實階段,不少地方已經率先開始了存量轉化工作。這其中,被視為向房地產市場定向提供信貸流動性手段的棚戶區改造貨幣化補償安置已陸續到位。從資金量來看,國開行向棚戶區改造及其貨幣化補償安置投放資金加上財政支持與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所置換的額度,全部資金將達萬億元。
對于去庫存的方式,陳志認為關鍵在于按需求分類,在刺激消費的同時完善保障。他進一步表示,政府應該更多發揮作用,依靠轉化和財政收購的方式來完成保障房供應,從而減少配建保障房造成的部分一線城市土地樓面價飛漲的局面。但對于三四線個別城市巨大的庫存壓力,陳志認為即便有政策助力也很見效。去庫存的前提在于有需求存在,但人口流出和地方經濟聚合要素不足會讓一些城市的高庫存頑疾難去。
此外,11月11日,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還提出,通過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帶動住房、家電等消費,這無疑也是未來去庫存的樓市政策的一大方向。有分析人士指出,戶籍制度過去對房地產市場影響深遠,但對于眼下庫存積壓嚴重的三四線城市來說,戶籍改革能起到的作用有限。如若落實,主要仍將在一二線城市發揮作用。
作為接下來“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告別了過去的野蠻生長,新的市場需要在增速和過剩之間尋求平衡。在此次高層密集表態后,有消息稱,相關部委在公積金額度管理、房地產交易稅費等方面已有政策儲備,為保證政策效果,購房首付比例、利率等信貸政策也有可能同期出臺。
對于明年的政策預期,陳志指出,以需求為導向,調節土地供應及銀行風險,同時減輕住房消費負擔,進一步釋放有效需求應是下一輪政策釋放可能的方向。
本文來源于界面,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