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皇集團宣布,英皇電影城正式進駐位于北京市東長安街的北京英皇集團中心。繼佛山、珠海、上海、合肥之后,英皇電影院線的版圖終于擴張到北方,進入北京市場。
作為北京第一家英皇電影城,影院還將保持英皇電影城品牌“全商務艙模式”標準,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將“英皇電影城—北京英皇集團中心”打造成為英皇電影城品牌在國內的旗艦店。
英皇電影城在內地的首家影院于2014年年中在佛山開業,在內地電影院線市場上,英皇入局時間稍稍晚了一些,但也趕上了內地電影院線產業的大肆擴張階段。和其他各路資本一樣,英皇電影城一步步北上正是瞄準了處于高速增長期的中國內地電影市場。
高速增長趨勢仍將繼續
目前,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是北美,其每年的票房收入穩定在100億至110億美元。不過,近年來由于青年觀眾的流失、3D電影審美疲勞等問題,北美電影市場陷入到停滯甚至下滑的狀態。
根據票房數據統計公司Rentrak公司的數據,2014年,北美影院票房銷售總額約在105億美元,比2013年降低了4%。扣除通貨膨脹因素,2014年的票房總額是電影業自2000年以來的最低點。
另一方面,以中國為代表的海外電影市場在過去5年表現強勢,推動北美以外的全球市場票房在過去 5 年增長了 25%。2014 年,亞太地區票房達到 124 億美元,中國內地市場貢獻了其中的 48 億美元,成為北美以外第一個達到 40 億美元級別的市場,也幫助亞太地區連續第二年成為北美以外最大的票倉。
過去十年中國電影行業經歷了快速增長,目前看來這一趨勢仍將持續。中國的娛樂業支出仍在上升,隨著中國內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人們對電影票價的承受能力也在不斷提高,此外,電影觀眾及其偏好正在發生變化:新一代年輕人成為消費者主力,網上購票比例上升。這些都成為內地電影票房增長的助推器,而豐厚的院線回報和商業地產的開發也支撐了影院的擴張。
2007年,中國電影票房不足 30 億元,同年中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786元;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已近300億元,同年中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844 元。在2007年至2014年間,中國人均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1.1%,而中國電影票房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則高達40%。
從硬件設施來看,2009年,中國內地擁有電影院1993家,銀屏4723塊;到了2014年,中國內地已擁有電影院6860家,銀幕數達到24317塊。2009年至2014年間,中國內地影院復合增長率為28.05%,而銀幕數復合增長率更是達到了38.78%。
或超越北美成最大票倉
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高速增長,與北美、歐洲、日本等相對飽和的市場形成了鮮明對比。早在2012年,國際知名會計公司安永就發布產業報告稱,到2020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年票房產值將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場。而目前看來,這一預言或將提前實現。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的票房數據,截至12月3日晚,2015年票房總收入累計已突破400億元大關,首次邁入四字頭時代。
從今年前11個月的票房數字來看,單月低于30億元的票房的月份只出現過3次。由此看來,保守估計,2015年全年票房有望超過430億元。430億元折合美元為67.25億,雖然這個數字和去年北美票房市場的103.5億美元尚有差距,但照著這種趨勢增長,目前處在全球第二票倉位置的中國電影市場有望在三年后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
中國內地電影市場這塊誘人的“肥肉”除了吸引越來越多的好萊塢電影人頻頻到中國來宣傳造勢“套近乎”外,各大電影院線也在急速擴張,以迎合迅速增長的觀影需求。
數據顯示,中國2014年投資于電影內容的資金約為72億元,占全產業投資不到31%。更多投資涌向基礎建設領域,即院線建設,平均日開3家電影院。越來越多的上游影視公司開始進軍下游院線市場,英皇便是其中的一員。
“現在中國電影還處于成長期,有很多整合的空間,票房和產值超過北美是必然的,但是現在電影院的數量跟北美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整個產業要健康發展,除了電影要拍得好,電影院這樣的配套措施也要做好。” 英皇電影行政總裁利雅博告訴中國商報記者,英皇從電影制作領域進入電影院線市場,將通過提供一些差異化服務來體現自己的競爭力。
“現在電影院的硬件配套措施設施都差不多,這方面區別不大。而英皇電影是一個做了十幾年電影的電影公司,以前并沒有電影院線的業務。我們發現,很多電影放映的環境、聲音效果等不一定能夠跟電影拍攝時候的想法對得上,因此,我們想以電影人的角度,重新營造觀影環境,這是英皇電影城的主攻方向。” 利雅博說。
三四線城市成必爭之地
目前,各路資本爭相涌入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希望分一杯羹,值得注意的是,在高速成長的內地電影市場中,最具增長潛力的是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可以預見,未來三四線乃至以下城市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據統計,2014年,三四線城市的電影票房已占據中國票房市場的 36.3%,2015年預計將接近 40%,而同時三四線城市電影票房的增速將大大超過一線和二線城市。
2015年前三季度,79%的新建影院布局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如火如荼的影院建設激發了當地的觀影熱情。
根據大地影院與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小鎮青年白皮書》顯示,2011年至2015年前三季度,一線城市人次份額由25%下降到18%,二線及以下城市人次份額由75%提升到82%,其中五線城市人次份額達到17%,正在逐步趕超一線城市。
利雅博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英皇電影城的定位是比較高端的商務電影院,為了保持品牌方向,英皇電影城將會優先選擇二三線及以上的城市切入,但鑒于三四線城市的高速成長,英皇電影城也不會否定三四線城市。目前,英皇電影城正在考察重慶、成都、濟南、昆明、福州、汕頭等城市,經過仔細的測算后,英皇電影城會決定是否進入這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