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坐落于上海南京西路商圈的最新發展項目興業太古匯舉行了辦公樓結構封頂儀式,作為由香港興業國際和太古地產攜手發展的大型綜合發展項目,興業太古匯被業界視為上海的新地標。
隨后的12月4日,在香港港島東中心寫字樓65層的會議室里,太古地產零售業務董事江璣若對《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記者表示,到2016年上海興業太古匯落成后,中國內地的物業組合將占公司旗下所有項目總樓面面積的1/3。
他還對記者透露,未來5年,太古在內地開發物業的樓面面積將增加25%,預計屆時太古地產在內地開發的樓面面積將占其總樓面面積的32.2%。
頤堤港吸金快
太古地產隸屬英國太古集團,后者接近200年歷史,業務包括地產、航空、農業企業及食物鏈、海洋服務以及貿易等,入華發展近150年。太古地產在中國香港從事造船、修船業務起家,上世紀70年代時在香港建成第一個住宅項目太古城,其公司總部就設在太古城附近、江璣若接受采訪的港島東中心寫字樓,安永、摩根大通等公司也在此辦公。目前在中國內地,太古地產在北京、廣州、成都及上海四地擁有項目,分別為北京三里屯、北京頤堤港、廣州太古匯、成都遠洋太古里,以及正在建設中的上海興業太古匯。
目前,太古地產在內地的五大綜合體項目已有四個投入營運, 總樓面面積為87萬平方米。從產品品類上看,其零售物業主要分為三類,即開放式、低密度、里巷式的太古里,高端大型城市綜合體太古匯,以及區域副中心的綜合體、以家庭生活為主導的頤堤港。
財報顯示了這三個品類在內地經營的業績增長情況。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2015年前三季度,三里屯太古里零售銷售額增長4.4%,整體出租率為95%,作為在中國內地投資額最高的發展項目,太古匯零售銷售總額共增長了19.5%,商場的出租率為99%,辦公樓的出租率保持在100%;頤堤港購物中心的出租率為97%,辦公樓頤堤港一座的出租率為94%。
在江璣若對媒體演示的文檔中,有一個數據頗吸引眼球,即北京頤堤港今年前三季度零售額增長了33.6%,預計未來將持續增長。江璣若稱,該項目業績增長與北京地鐵14號線開通不無關系,便利的軌道交通增加了購物商場的到訪人數。
相比已經成熟的三里屯太古里和廣州太古匯而言,頤堤港的增長不容小視。江璣若稱,太古地產對內地重點城市區域副中心的綜合體業務甚感興趣,未來是否增加這一品類業務占比,主要看是否有適當的市場機會。
不著急做大規模
眾所周知,目前太古地產在內地的零售物業開發多以合作的形式進行。其中廣州太古匯項目太古地產的權益占比為97%,而成都遠洋太古里則是與遠洋地產合作開發,與雙方早前合作的北京頤堤港項目一樣,成都太古里的股權雙方各占50%。在與內地開發商的合作中,內地開發商主要負責項目前期設計實施、成本控制、工程建造等,而太古地產則主導自身擅長的項目定位、招商運營等。
財報顯示,2014年,太古地產租金總收入為103.2億港元,資本凈負債比率為16.3%,全年基本溢利由2013年的63.48億港元增至71.52億港元。巨額的現金,以及合資開發帶來的效率,意味著太古地產有條件在內地打破“慢工細活”的速度限制,加快規模增長。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江璣若告訴記者,太古地產的零售物業都是長期經營長期持有,不希望短期內賣掉或者上市,因此未來會對項目進行不斷優化提升,新項目也希望能找到地理位置特色,以及市場需要的元素。對于在內地尋找合作伙伴的標準,他說,我們會很小心的選擇,不會著急把規模做的很大。
關于太古地產的開發速度之辯,在以做足杠桿、高速開發著稱的內地房地產業界早已有之。早前的今年4月,太古地產總裁白德利(Guy Bradley)在成都對《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回應稱:“我們不喜歡那么快,欲速則不達,容易出錯。”他說,太古地產目前在內地的項目開發速度并不慢,目前的速度適合太古發展,很“舒服”。
據江璣若透露,太古的計劃是,未來五年,至2021年秋季,在內地開發的樓面面積增加25%,預計將占太古地產總樓面面積的32.2%,截至今年6月,這個比例是32.6%。美國的投資前景被太古地產所看好,根據計劃,五年后,美國及其他地區(不含中國香港與中國內地)的物業開發樓面面積占比將由今年6月的2.3%提升至9.8%。據了解,太古地產在美國邁阿密擁有Brickell City Centre項目,位于佛羅里達州金融區,分為兩期開發,合共總樓面面積約59萬平方米,第一期包括購物中心、東隅酒店及公寓、兩幢辦公樓、兩幢住宅,第二期由零售、辦公樓、酒店及住宅組成,包括一座80層高大樓。第一期預計于2015年底起建成。
被問及太古地產對內地的投資意愿時,江璣若表示:“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太古對大陸投資是長遠的,不是趕短期的回報。”
本文來源于第一財經日報,作者蔡胤,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