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公司LVMH集團近日宣布已經新設了首席數字官一職,以全面開啟數字業務的發展。該職位將由蘋果公司音樂業務原高級總監IanRogers出任,后者將于10月正式就任。
對于LVMH集團此舉,奢侈品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在奢侈品行業已成為不容置疑的趨勢,而以奢侈品電商平臺Net-A-Porter和Yoox本月即將正式完成合并為標志的另兩大奢侈品集團歷峰和開云在電商方面的競合大動作,也對LVMH集團觸動很大,不得不加快數字化改革進程,包括該領域人力資源等方面的重建。
數字化改革進程加速
首席數字官是在最近兩年崛起的高管職位,被視為實現組織未來愿景的強大助力。跨國人力資源服務解決方案供應商任 仕達中國區市場總監孫海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奢侈品公司來說,大客戶銷售管理很重要,設置該職位說明LVMH集團更加重視數據 化營銷和客戶大數據分析管理。
據悉,IanRogers8月28日剛宣布從蘋果公司離職,他是隨BeatsElectronicsLLC2014年被蘋果公司以30億美元并購后加入該公司的。
盡管意識到數字化的前景,但擁有多個奢侈品牌的 LVMH集團旗下品牌數字化程度不一。盡管LVMH集團旗下的主品牌LV在網站的體驗性(比如從選擇產品到完成購物,顧客需要點擊鼠標的次數減少,查找線 下店鋪非常方便,要把某款產品分享到社交網絡也更便捷)表現不錯,但同屬于該集團旗下的Céline和Fendi綜合評分排名最低,兩個品牌目前沒有在任 何社交媒體上曝過光,也沒有開通電子商務平臺。
“互聯網已成為奢侈品行業的突出趨勢,LVMH這樣的奢侈品集團未來將會從兩方面發力,”奢侈品研究人士、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對記者表示,“一方面是自建整體電商平臺,另一方面是參與第三方平臺電商設立旗艦店,電商將流量導給品牌,品牌掌控物流、信息流等,與消費者直接溝通。”
同行電商競合的觸動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奢侈品牌加大投入改善和提高品牌的數字化體驗,并擴大數字業務 團隊。另外兩大奢侈品集團在電商和數字化領域也有不少探索。早在2010年,瑞士奢侈品集團歷峰全資收購了英國奢侈品電商Net-A-Porter。法國 開云集團與意大利奢侈品電商Yoox在2012年8月成立合資公司,專門負責管理開云集團旗下品牌的電子商務網站。
而今年3月底,全球第一 和第二的這兩家奢侈品電商——Net-A-Porter和Yoox正式宣布合并,成立YooxNet-A-Porter集團,預估市值將超過25億美元,今年9月兩家公司將正式完成合并。歷峰集團執行董事長JohannRupert此前稱,歷峰集團正與另兩大奢 侈品電商巨頭LVMH和開云商談,希望LVMH和開云能為新合體的奢侈品電商YooxNet-A-Porter集團融資。
“Net-A-Porter和Yoox兩大電商平臺的合并將使得歷峰和開云兩大奢侈品集團在電商融合的道路上更進一步”,周婷認為,奢侈品牌競爭已經走入競合的時代,不排除三大奢侈品集團今后在電商方面進一步合作,再次壟斷控制線上的奢侈品格局。
除了革新組織構架設置首席數字官,LVMH集團今年也加大奢侈品互聯網領域的投資,向成立于2010年的英國時尚電商Lyst注資了4000萬美元,成為 LystC輪融資中的領投者。Lyst是一個奢侈品牌和買手店的集合平臺,2014年,其總銷售額為4000萬美元,相對于奢侈品購物網站Net-A- Porter2014年6.5億英鎊(約合10.2億美元)的銷售額,Lyst還在成長階段。
在中國,LVMH集團旗下的化妝品品牌貝玲妃曾在2011年底入駐天貓,不過半年后就撤出了。按照后來貝玲妃方面的說法,入駐天貓是LVMH對中國電商的嘗試,雖然反饋數據不錯,但尚未有最后結論是否長期進行。
線下延伸是關鍵
《2010-2011年度全球電子商務研究報告》顯示,未來兩年國內奢侈品電子商務的銷售規模將超過200億元。奢侈品電商如何才能在這個龐大的市場中分到“一杯羹”?
易觀國際電子商務分析師陳壽送認為,奢侈品電商發展的機遇在于售賣未落戶國內的高端品牌以及對新興奢侈品牌的宣傳,品牌商“可以借此測試中國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奢侈品電商將流通渠道從線上向線下延伸是其發展的必經之路。6月,國內奢侈品電商第五大道在北京三里屯開設體驗店即是拓展了其線下的業務。
魯振旺建議,可以通過開展拍賣會、展銷會等增強奢侈品線下的體驗式服務,以彌補線上用戶購物體驗的不足。
此外,近兩年資本對奢侈品電商的投資仍呈上升的趨勢,莫岱青認為,奢侈品電商可以借此進行適當的轉型,更多地尋求與國內二、三線品牌的合作,擴大目標消費群。
新嘗試:奢集網上線奢侈品服務APP拍大牌
9月7日,奢侈品電商公司奢集網正式推出一款“拍大牌”APP,該款APP定位奢侈品服務,由奢侈品1元起拍賣切入閑置奢侈品市場,包括養護、鑒定、個人寄賣、金融服務等服務。
奢集成立于2013年,初創團隊來自于寺庫,奢集網創始人甘小明表示,2015年奢集B2C業務保守預計可達到2億元,基本實現收支平衡。
但B2C奢侈品并不是一個好做的生意:在上一輪垂直電商發展中,最先倒下的就是奢侈品電商,而當聚美優品、唯品會殺出一條血路時,奢侈品電商卻依然沒有絕對的領先者。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稅費和授權。奢侈品B2C電商通過買手采購進入中國的商品,必然面臨巨額關稅,并沒有太多價格優勢。而奢侈品大牌們為了保持他們的品牌形象,并不會給B2C網站們授權,這樣的商業模式存在一定的風險。
雖然最新一輪的創業熱潮中,跨境電商帶來的各種價格優勢,但如果做到一定規模,無論傳統采買制還是跨境電商C2C模式,依然需要面對奢侈品稅費、授權的問題,已經成為競爭紅海。
奢集網的創始人甘小明雖然選擇奢侈品B2C作為創業切入點,而后轉向閑置奢侈品市場。甘小明認為,前幾年大家對二手奢侈品的接受程度還沒有那么高,隨著主流消費群體8090后們的觀念升級,觀念已經開始變化。
與此同時,過去幾年的出境旅游熱潮也引發了奢侈品消費熱潮,中國整個二手奢侈品的存量市場高速增長,無論是奢侈品供應商還是個人用戶,手上都有不少閑置的奢侈品而沒有合適的流通渠道,也沒有一個便捷且具有信任度的平臺去解決這些問題。
基于以上這些原因,甘小明決定在原有供應商的資源下,推出一款閑置奢侈品拍賣APP“拍大牌”,去解決供應商和用戶的需求。而之所以采用拍賣模式,是因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拍賣能夠讓用戶更好的玩起來,提高使用頻次和粘性,還能夠給出市場合理的價格。
在拍大牌平臺上拍賣的奢侈品,既包括新品,也包括二手閑置產品,全部1元起拍。拍大牌目前由具有鑒定實力的供應商供貨,再由奢集自有鑒定團隊進行鑒定,二次鑒定保證了貨品的品質,平臺擔保所有拍品均為正品,假一賠五。每天會在APP上進行預展以及專場拍賣。接下來拍大牌還會引入個人售賣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