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的核心為“產業”,重點為“特色”,“特色產業”成為特色小鎮建設規劃的關鍵法寶。在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中如何學習和利用好這一關鍵法寶呢?
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在產業性上表達出“依托資源,突出特色,優化結構,重點突破”的思路,細化出鄉村產業類別,實現“產業”的發展目標。美麗鄉村在產業上應找準自己的產業優勢,促進單一生產型向多種經濟形勢的轉變,通過完善產業結構,引進高端科技技術,鞏固拓展鄉村現代農業,切實提高鄉村居民的經濟收入,為“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1)“一村一品”新格局
在特色小鎮這種產業獨特的模式下,美麗鄉村應該通過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化和品牌化建設規劃,使一個村具有一個市場潛力大和區域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建立“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美麗鄉村產業結構不完善、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問題,從而突出、明確鄉村產業發展,以當地特色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從而提高生產力,增加勞動輸出,從根本上削弱鄉村“空心化“的問題。
(2)生態特色與產業特色相結合
生態的可持續是美麗鄉村發展的大背景,美麗鄉村的建設規劃以不破壞原有生態平衡為前提,維持原有生態格局、鄉村地貌,重視環境的可持續性和建立穩定的生態系統。在產業發展的同時,創造舒適、自然的生活生產環境,也是提高鄉村環境質量的基本條件。
因此,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必須堅持生態優先,根據地形地貌和生態條件做好整體規劃和形象設計,特別要重視生產和生態融合發展,做到生態特色與產業特色相結合,當地自然風貌相協調。不能為了發展鄉村,而忽視了生態環境問題。
(3)滿足鄉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特色產業是經濟發展生命力的延續基礎,越有特色,就會越有較強的競爭力和發展力。因此,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要與當地特色產業相結合,明確資源特色,找準突破口,使得整個鄉村產業特色更加鮮明,使鄉村建設規劃從本質上更加直接地為當地居民服務,調整產業內部結構,改善生態人居環境,從而提高鄉村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當地經濟實力的增加,就會促進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進一步發展,使得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更加的長久有益,同時,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的結果就會愈發可持續性。
文章來源:創藝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