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国产女主播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人乱码中文字幕|www.hz-victory.com

`
政策資訊

解碼東海水晶小鎮:成功的關鍵因素與存在的不足

來源:產城觀察網       作者:產城觀察網       時間:2020-12-04

 

為推動江蘇特色小鎮建設,2016年12月30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在《關于培育創建江蘇特色小鎮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創新機制、優化生態環境、提升發展品質,力爭通過3~5年努力,分批培育創建100個左右產業特色鮮明、體制機制靈活、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種功能疊加、宜業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鎮,以此彰顯江蘇產業特色、突顯蘇派人文底蘊、引領區域創新發展。

為推行江蘇省關于發展特色小鎮的工作指示,連云港市市政府及東海縣政府合力推動東海水晶小鎮的建設發展工作。在創建東海水晶小鎮的過程中,積極借鑒其他小鎮發展經驗,結合東海縣自身的自然條件與產業特色,充分挖掘東海縣小鎮建設內涵,緊扣水晶這一特色,以期東海水晶小鎮能成為推動江蘇產業創新發展、特色發展的新高地。

項目簡介

1、世界水晶之都,區位優勢顯著。

東海水晶小鎮位于江蘇省東海縣城西北部,地處黃海之濱、亞歐橋畔,是一座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秀麗福地,作為世界水晶原料重要集散地和水晶交易中心,素有“東海水晶甲天下”之美譽。

東海水晶小鎮整體規劃面積3.07平方公里,建設用地1.4平方公里,已完成核心區600畝,核心區包括中國東海水晶城和中國東海水晶博物館。主要承載水晶交易功能,并將打造水晶小鎮客廳、電商雙創基地、新商業綜合體作為東海水晶小鎮的配套,提升小鎮的整體服務。中國東海水晶博物館成為東海對外交流和展示水晶魅力的重要窗口。

 

2、文化底蘊深厚,水晶資源得天獨厚。

東海縣是聞名中外的世界水晶之都。清朝康熙年間編撰的《江南通志》記載:“牛山,東海州西南七十里,有水晶石”,以水晶為代表傳統工藝美術奇葩在東海孕育和發展了三百多年。東海水晶儲量30萬噸,水晶含硅量高達99.99%,儲量和質量均居全國之首,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全縣水晶從業人員近25萬人,擁有各類水晶加工企業3000多家,形成了年產3000萬件水晶首飾、500萬件水晶工藝品的生產規模。東海人常年在馬達加斯加、巴西、南非等國家采購水晶原石,年水晶原石進口量達3萬噸。同時,全縣有500多家企業從事出口業務,年出口額15億元。擁有中國東海水晶城實體銷售和阿里巴巴網上商城線上線下兩大市場,全縣水晶網店達1.9萬家,年交易額超過40億元。2016年水晶產業交易額突破120億元。

 

3、水晶小鎮的創建歷程。

第一步:明確產業發展方向。經過七輪專題研討,最終確定了水晶小鎮控制性詳規。制定了首批項目實施計劃,對水晶小鎮會客廳、電商雙創基地等12個大項目56個子項目落實任務責任。編制了水晶小鎮投資計劃,三年預計投資約48億元,涉及水晶大廈、倉儲物流、人才公寓等項目的投資額和完成時間。啟動小鎮征遷工作,制定了拆遷工作方案。

第二步:提升小鎮運營水平。編制水晶城一、二號館業態布局調整規劃方案,對現有業態進行優化,改變人氣不足現狀,推動場館均衡發展。編制水晶城三號館商業綜合體的業態布局規劃方案、招商方案,經過多次調研和深入研討,對業態布局進行了反復優化,涉及商業定位、業態項目與招商政策等內容,實現產業綜合配套更加合理規范。

第三步:重點項目落實到位。建成水晶電商雙創基地,打造了電商服務專區,國家級眾創空間樓友會入駐運營,水晶產業大數據平臺投入運行。小鎮客廳建成投入運營,全面展示小鎮整體規劃、水晶文化等。天貓“東海水晶”旗艦店建成投入運營,12家子店入駐。“復興號”直播間、網紅直播平臺、創客空間、大師工作室等新興業態建成運營,推動東海水晶產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第四步:產業動能提質增速。以2017東海(布拉格)經貿交流懇談會為契機,與捷克阿里斯特黃金有限公司進行簽約,奧古拉斯、寶仕奧莎等捷克知名品牌企業入駐水晶小鎮。以水晶特色小鎮峰會為契機,與江蘇廣電、新華網、蜜桃之星娛樂文化、中國礦大等單位簽訂了戰略合作關系。創客空間孵化企業150家,從事經營人數達500人;15名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入駐大師工作室。

第五步:水晶文化內涵不斷豐富。牽頭舉辦第二屆中國天然水晶作品“晶華獎”大賽及東海精品展,評選出金銀銅獎作品42件,最佳工藝作品2件,最佳創意獎作品4件及優秀作品199件。組織舉辦第二屆中國水晶產業發展年會。成功舉辦“澄明”天然水晶收藏品專場拍賣會,與北京博觀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合作,對征集到的146件水晶作品匯編成冊,成交水晶作品98件,成交額達800多萬元。舉辦東海水晶特色小鎮峰會,對水晶小鎮成果進行全面展示。

第六步:小鎮影響持續擴大。新華日報、連云港日報和《東海水晶》雜志等數家媒體,多次對水晶小鎮進行深層次宣傳。以東海(布拉格)經貿交流懇談會為宣傳載體,提高東海水晶小鎮的國際影響力。水晶小鎮成功亮相2017中國國際珠寶首飾展覽會(上海),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譽度。《城市1對1》《江蘇新時空》等國家級、省級電視節目,多次對水晶小鎮進行介紹;新華網進行了小鎮專訪,提升了水晶小鎮的知名度;江蘇特色小鎮官方微信綜合排名,東海水晶小鎮的關注度位居第一。

以水晶產業為主導,延伸產業鏈,打造水晶文化展示傳承中心

小鎮以水晶產業為主導,樓友會運營為主體,集“七個+”于一體——大數據+、新媒體+,互聯網+、雙創+、金融+、物流+、旅游+。結合水晶產業、水晶貿易、水晶文化、水晶創新、小鎮旅游,以八大模塊為核心創新水晶小鎮建設。打造水晶創新平臺、水晶旅游集散中心、水晶文化展示、博覽中心及博物館、水晶交易區、水晶智能倉儲物流區、水晶商業、服務區、金融服務中心、創新總部基地。

水晶創新平臺:水晶創業學院+文化創意產業區+創新孵化基地,形成水晶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科技金融三大產業集群。

旅游集散中心:打造東海水晶+溫泉旅游;打造水晶電子商務交易綜合平臺。

創新產品博覽中心:進行產品、文化展示,提供創業大數據以及博覽交易洽談服務。

水晶交易區:水晶城1、2號館的水晶交易區。

水晶智能倉儲物流區。

創新總部基地:引進三大產業集群總部企業,打造以水晶產業為核心的創業生態環境。

水晶商業服務區:完善水晶產業服務配套。提供創業酒店及配套;創意生活街區(用餐、咖啡、小型購物、郵局、銀行等);休閑區(商業走廊);生活配套。

金融服務中心:引入創業投資、產業基金,打造水晶產業基金服務中心。

 

 

從“天時-地利-人和”的角度分析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

1、天時–抓住國家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發展機遇。

東海水晶小鎮建設需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支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吳平指出,發展特色小鎮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綠色發展的創新實踐,綠色之于特色小鎮建設是必不可少的底色,既是紅線也是底線,更是優勢所在。東海水晶小鎮要走出特色小鎮的特色之路就要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全面融入特色小鎮建設的全過程和各領域。獨具特色的資源稟賦和未受污染的自然環境是東海水晶小鎮相較于傳統城鎮的特色之處,普遍具有的良好生態條件是其能夠綠色發展的特色所在,也是其特色發展的水木之源。

首先,東海水晶小鎮生態環境良好,產業特色鮮明,生態是東海水晶小鎮發展的根本依托和最大優勢,應著力發展綠色生產力。只有在立足地方優勢和自身實際的基礎上,講好“生態+特色”的東海水晶小鎮發展故事,大力發展最能體現資源稟賦優勢的水晶產業,深入研究、全面謀劃,才能構建產業升級轉型發展的綠色新道路。

其次,東海地處江蘇連云港,位于蘇北地區。多年以來,蘇北雖沿襲了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傳統工業化道路,但發展難以為繼。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指出:“蘇北地區要深度挖掘和利用各種資源稟賦,擺脫傳統路徑依賴,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東海水晶小鎮坐擁良好生態環境,產業特色鮮明,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發展理念,定能擺脫對傳統路徑的依賴,堅定不移地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2、地利–水晶資源豐富,圍繞水晶產業打造完整的產業鏈。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表示:無特色不小鎮,小鎮要建特色,顯特色,特色是小鎮的生命力、活力,也是競爭力,這是特色小鎮發展的根本所在。東海水晶小鎮的特色根植于水晶產業,在發展生態型經濟為主要抓手的基礎上,通過買全球水晶、賣全球水晶,圍繞水晶產業打造完整的綠色產業生態圈,揚長處展優勢走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正是因為注重生態、保護環境、發展綠色經濟,東海水晶小鎮目前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水晶原石集散地,水晶產業也成為其名副其實的地標產業。從原料采購到文化創意,從設計加工到展示收藏,東海水晶小鎮基于專業市場,充分利用電商平臺、包裝物流等搭建一條完整的水晶綠色產業鏈,以此培養水晶產業在整個行業的競爭力。

3、人和–前仆后繼的“淘晶”大軍涌入,成就了一批“水晶大王”。

水晶點“石”成金,關鍵靠人才。在水晶城四樓,鄭燕、孫睿等19名大師設立工作室。東海縣單列2000萬元水晶產業人才預算經費,開展“名師帶高徒”活動,培育人才近千名。“水晶工藝涉及切割、設計、打磨、雕刻等多個環節,3到5年才能出徒。”江蘇東海水晶產業發展集團董事長李明說,小鎮有上千人從事雕刻工藝,其中年輕人占比約60%,3D打印等新技術開始運用到水晶加工中。小鎮還加強與海外大師交流。捷克的人造水晶工藝世界聞名,水晶城設有捷克水晶雕刻大師舍普琴科工作室,2018年東海選派19名學生去捷克學習,2019年捷克派5名學生到東海交流學習。外引內聯,推動水晶小鎮走向品牌化之路,不僅形成完整的水晶產業鏈,而且掌握文創、設計、鑒定等關鍵環節。國家硅材料深加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北大寶石鑒定中心等鑒定評估機構進駐,使小鎮成為水晶行業標準制定者。

 

東海水晶小鎮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東海水晶小鎮整合有利資源、形成地方特色,重點強調因地制宜,立足綠色發展理念在產業定位上突出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打造小鎮“精、美、優、特、強”的水晶產業生態圈,有著較強的綠色化和生態化發展態勢,但其發展現狀表明:在發揮產業優勢高端特色、產業集群資源整合、產業專業人才功效發揮及產業生態文化凸顯等方面都有可以改進的空間。

1、產業優勢高端特色未能有效挖掘。

東海縣有各類水晶加工企業兩千多家,號稱“世界水晶之都”,天然水晶銷量占全國90%,早在2013年水晶產值就突破100億元大關,水晶產業已顯規模。但2013年非天然水晶生產商施華洛世奇營業額已達到15.7億歐元,東海縣全縣的水晶產值還不及一個品牌的營業額。施華洛世奇品牌成立于1895年,其官方網站即使明確注明所有施華洛世奇產品均為仿水晶擺件或仿真首飾,但這類非天然水晶的銷售價格卻依舊遠遠高于東海天然水晶,其關鍵就在于施華洛世奇的優質工藝技術、輕奢創意設計和現代企業營銷,在高端特色方面講好品牌故事,施華洛世奇始終通過產品向人們灌輸著一種精致的高端文化。

與施華洛世奇相比,東海水晶小鎮的水晶產業在高端品牌意識方面略顯薄弱。江蘇省水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許興江曾指出,在1990年之前,水晶塊雖然在東海田間地頭隨處可見但幾乎全部用來磨眼鏡片,少有其他用途,偶有特別好看的,也只是在農村集市上以白菜蘿卜的價格廉價出售,基本沒有形成常態的市場。1990年才慢慢意識到將水晶作為工藝品進行開發,20多年來雖然產業發展很快,水晶行業的規模和產值擴大了幾十倍,產品的豐富程度、工藝水平大為提高,年產值也突破百億元大關,更是打造了東海水晶小鎮這一產業平臺,但企業規模仍以小而散為主,在品牌管理、營銷設計、文化理念等方面,東海水晶小鎮天然水晶產業依舊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與成熟的時尚工業體系差距頗大,需向施華洛世奇高端產業多學習。

2、產業集群資源未能有效整合。

東海水晶小鎮集聚從業人員近25萬人,擁有各類水晶加工企業3000多家,形成了年產3000萬件水晶首飾、500萬件水晶工藝品的生產規模,年交易額更是高達160億元。作為目前世界最大的水晶原石集散地,東海水晶小鎮在海外有一支2萬人的“淘晶”大軍,常年奔波在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地區采購水晶原石,“買全球、賣全球”已成為東海水晶產業鏈的發展模式。

但東海水晶小鎮根據當地特色所打造的產業集群,卻仍然停留在原材料的采集、粗加工以及代工的階段,在產業鏈上屬于生產制造企業,多數是規模較小的同質化競爭,產業集群未實現規模效應,許多企業靠拼價格贏市場,無法體現出水晶產品的文化價值,更別提附加值。

東海水晶小鎮產業集群資源未能有效整合,無法發揮其最大效能,無法促進集群內企業的衍生與成長,導致其水晶產品在工藝設計水平和產品檔次方面與世界級頂尖水平相還有一段差距,便無法聚集更多相關企業、相應的研發機構及專業人才,也會錯失更多的市場機遇。集聚體自身的競爭能力有待增強,東海水晶小鎮距離水晶行業的權威翹楚仍有上升的空間。

3、東海水晶小鎮產業專業人才聚集未能有效發揮功效。

東海水晶小鎮注重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加強科技創新;注重集聚產業人才,發展綠色生產力;注重培養后備專業人才,增強核心競爭力。2014年東海制定出臺了《東海縣水晶產業人才培養工作方案》,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引進、培育和激勵水晶人才。同時建設了東海縣大學生創業園,為大學生研發和銷售高端水晶產品提供產學研一體化的公共創業服務平臺。在本土水晶人才培育方面,立足水晶小鎮自身的人才優勢,培養了吳兆娥、朱景強、陳旭輝等一批“土生土長”的水晶大師,在水晶文化創意產業園匯聚了張玉成、魏敦旭、吳建敏、曹志濤等國家級大師,在水晶城匯聚了陳旭輝、吳慶同、馮同軍、沈德盛、翁祝紅、王習三等工藝大師。

饒是引進了大師,但東海水晶小鎮有影響力的大品牌依然屈指可數,在營的商戶大多是夫妻店、父子店、手工作坊等,簡單打磨制成的手鏈、工藝品等價格依然很低廉。產業發展需要人才,但發揮其效能才是關鍵。不管是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大師,還是小鎮培育的本土人才,他們在有效帶動整個東海水晶小鎮發揮產業效能方面還有待提高。東海水晶小鎮在發展水晶產業過程中,未能有效發揮聚集的人才資源功效,致使東海水晶小鎮在產業創新發展方面速度緩慢。

4、產業生態文化未能有效凸顯。

據《江南通志》記載:“牛山(今東海縣城所在地),在海州(今連云港市)西北七十里,產水晶石。”20世紀70年代,東海縣山左口大賢莊遺址出土的“水晶礫石刮石器”,距今約一萬年以上。從江蘇省第一個舊石器遺址大賢應遺址、海州漢墓群出土的水晶削刮器、水晶飾品和水晶雕刻件推算,東海水晶的淵源歷史早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開始了。可見東海水晶小鎮主導的水晶產業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再加上小鎮擁有的西雙湖獨特旅游資源、秀麗自然風光和東海溫泉形成三點一線,成為東海水晶購物游和溫泉休閑游一個重要節點。

許是地域文化知名度不顯,對外宣傳推介力度不夠,饒是東海水晶小鎮有如此豐富的文化積淀、旅游資源和特色產業,卻未能深度挖掘地域生態文化資源,講好小鎮發展故事,尚未將小鎮產業生態文化宣傳推介出去以此提升小鎮在生態文化方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結 語

生態是東海水晶小鎮發展的本色,綠色是東海水晶小鎮發展的底色,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東海特色小鎮定能在立足當地特色水晶產業的基礎上,創新定制水晶產業模式來打造產品集中化經營趨勢,兼顧發揮產業人才資源效能,以此打造具有地方產業特色的生態文化,助力產業對外發展。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定能推動東海水晶小鎮創新發展,完善東海水晶產業鏈條,進一步豐富水晶產業的創新發展內涵,帶動水晶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整個水晶產業的附加值和含金量;助推創業就業,吸引更多水晶產業人才聚集,更好地發揮人才資源優勢,促進東海水晶小鎮宜居宜游,進一步提升東海水晶小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文章來源:產城觀察網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