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大城市的人們,對于“城市病”肯定有著深刻的印象。
擁擠的交通、緊張的住房、供水不足、能源緊缺、環境污染、交通擁擠...這些還僅僅是客觀環境帶給我們的表面不適。
每天忙碌的工作節奏、巨大的生活成本、浮躁焦慮的心情——這些都能讓很多人不止一次的生出過“逃離”城市的念頭。
那么是否有出路呢?
參考歐美發達國家的城市發展經歷,特色小鎮或許就是未來大家理想居所的一個方向。
這種新時代下的小鎮將不僅僅能提供給大家一個田園環境的居所,更是一個系統性的生活解決方案,其中包括了產業配套、人口流動,公共的資源的轉移等等。
它改變的也不僅是社會生活的方式,甚至能影響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
那么,什么樣的未來小鎮才是大家心中理想的樣子呢?
飆馬今天就帶領大家來一次穿越的旅行,設想下未來的小鎮或許是什么樣子的。
小而美
現在的城市都是巨型化的,因為只有集約了大量的人口才能產生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社會分工條件。
但是這樣也會占用大量的基礎設施、物質資源、土地資源等,并需要更多的支持服務人口,耗費極大。
同時聚集人口所帶來的污染、治安、交通等問題也會日益加大,最終成為困擾。
而借助現代電子數據、互聯網、移動通訊、物流運輸、資源數據化處理的技術,未來的小鎮或許將不需要大規模的人口密度,一樣能滿足人們的多種需求。
同時,這種小鎮將更充分的增加資源回收再利用效率,更加便于管理和調整產業策略,實現資源和人口效益的最大化。
可以說,這種小鎮是“小而美”的。
“小”是體量小,人口密集度低,總占地和所占的資源少。
“美”則是環境美、綠化多,尤其具有自己的特色,并非如今城市“大而全”的架構,而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就像我們的山水主題小鎮,雖然和大型城市比體量微小,但不管是國際化的六旗樂園,還是知名的派拉蒙酒店,名品聚集的商業街、現代化的健康中心、學校、藝術館,都能在離家幾公里的地方享受到。
浙江山水主題小鎮
貌離神合
很多人舍不得大城市,歸根結底是因為大城市的就業機會更多,薪水高,有更多經濟發展和實現個人價值的可能。
那么在未來,居住在小鎮里就意味著要放棄大城市的高收入嗎?
其實大可不必擔心。
首先,依托目前發達的信息技術,很多工作已經可以脫離地域的限制,在相隔萬里的任何地點辦公。
其次,小鎮化生活并不意味著大城市的消失。相反,一個合格的特色小鎮應該是和大城市“貌離神合”的。
這些小鎮將與大城市有一定距離,以擁有更好的自然環境;但同時他們又與大城市同在一個“經濟圈”內有著共同的經濟發展目標,搭乘城市發展的快車,成為這些城市經濟鏈條上不可缺少的組成。
比如浙江山水主題小鎮,就坐落在以上海為中心,蘇州、無錫、杭州、嘉興和寧波等城市共同組成的長三角經濟圈內。
每座城市互通有無,各自發揮不同的功能,上海在其中即因為匯聚了大量居民而成為一個需求側的大市場,為周圍城市創造了無限供貨商機;又因為其發達的經濟和港口地位,給周邊城市帶來了大量的商品。
而這種“三角互聯”的發展方式,更將周圍每座城市的基礎設施體系、產業體系、公共設施等都串聯起來,互惠互享節約和大量成本。
依托已開通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和正在修建的滬嘉甬鐵路,未來一小時內就可以在多個城市之間來回往返。
這樣雖然看似遠離大城市,但實際通勤往來的時間甚至比現在的同城交通還要迅速,到時無論是日常工作往返還是周末攜家人購物出行都將便捷無比。
浙江山水主題小鎮
科技感十足
作為未來的小鎮,缺少了科技怎么行。
現有的大型城市往往已經基礎設施固化,任何新科技想要普及都需要更高的成本。
一些新科技的嘗試因為要考慮到大量人口的接受適應和運營維護成本,也實現緩慢。
而在未來的小鎮中,就給予了新科技這樣一個大顯身手的機會,通過將數字化運用到特色小鎮的發展中,可以讓小鎮智慧起來。
特色小鎮的數字化智能化,也必將更加方便我們的生活。未來小鎮的早晨或許是這樣:
你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出門,監測到手機定位的離開,門鎖將自動鎖上;
雖然天剛蒙蒙亮,智能化停車系統會伴隨感應的路燈引導你最近的停車位,單位的咖啡機此時已經提前幫你預熱準備好咖啡;
在車上,當日的會議議程通過音響為你播報,車窗上熒光顯示著今天的天氣預報,告訴你晚上會有一場小雨最好盡早回家;
車輛行駛在人工智能引導的道路上,自動駕駛讓你可以放心的看看風景,周末六旗樂園有一場大型活動的廣告牌引起了你的興趣,輕輕滑動手指,詳細信息已經下載到了手機上。
如何將大數據、數字化、智能化將運用于特色小鎮的生活,是所有小鎮建造者們需要設想的問題之一。
浙江山水主題小鎮商業中心
當然了,今天小鎮君帶大家暢想的也只是未來小鎮生活的一種可能,實際上每個小鎮必將會有自己的特色和更多讓我們生活更有趣的變化,最好的體驗方式就是到時成為小鎮居民,親自嘗試一下。
讓我們共同展望小鎮的明天,期待山水主題小鎮的美好生活。
文章來源:東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