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旅游風情小鎮,既可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需要,又能夠助力高質量發展特別是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作為文化和旅游部門,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旅游風情小鎮創建的部署要求,把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作為重要著力點,持續深化旅游風情小鎮創建,讓創建更具特色、更富魅力、更可持續。
創建旅游風情小鎮是個新生事物,各地在探索實踐中還或多或少存在內涵理解不深、文化挖掘不夠的問題。有的把小鎮規劃混同于項目規劃,把小鎮業態混同于觀光產品,把小鎮客廳混同于游客中心,導致小鎮創建缺少產業特色、文化特色,功能配套不全,風情指數不高。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深化內涵創建,著力在“特”“美”“優”上下更大功夫。
所謂“特”,就是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必須注重文化和產業特色。特色是小鎮創建的基礎,也是旅游風情所在。沒有特色,就談不上風情,更談不上旅游的吸引力。目前全省33家創建單位在發展特色上各有千秋,如震澤絲綢、永聯江南田園、賈汪香包、湯山溫泉、泰興銀杏、大豐花海等都具有一定知名度,初步形成景區帶動發展型、民俗文化依托型、生態資源依托型、田園觀光休閑型等模式。實踐表明,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必須從當地資源稟賦出發,選擇好特色產業,挖掘好特色文化,做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以產業鏈的延伸、文化元素的注入,進一步豐富游客體驗、提高產業附加值。
所謂“美”,就是旅游風情小鎮要給人帶來處處美的享受。景觀之美、生態之美、綠色之美、文明之美,是人們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歐洲不少鄉村風情小鎮,他們的每幢建筑、每個街角、每條溪流、每座山丘,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這就啟示我們,在旅游風情小鎮創建中,要踐行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讓小鎮空氣更清新、河湖更清澈、環境更優美、風景更宜人。如果說生態之美、綠色之美是小鎮的自然風景,那么文明之美就是小鎮的人文風景。要把旅游風情小鎮創建與文明創建結合起來,打造文明、有序、安全、誠信的旅游市場環境,以文明之美彰顯小鎮的氣度風韻。
所謂“優”,就是旅游風情小鎮的服務及配套要更優。旅游作為體驗式消費,不僅要看得見、摸得著,還要感受得到,尤其是服務如何,直接影響到游客對旅游產品、旅游目的地的感受。在創建旅游風情小鎮的評價辦法中,有一個硬指標,就是達到5A級景區的服務功能標準。這就要求我們,在深化創建中,既要完善“一站式”便捷的旅游基礎設施,也要提供全方位優質的旅游配套服務。要圍繞提升游客舒適感和滿意度,加強旅游軟環境建設,多提供人性化、個性化、精細化、智能化的旅游服務,讓游客充分感受小鎮的溫馨和愜意,樂享其中、流連忘返。
以文旅融合增添創建魅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大勢所趨。要把“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要求貫穿到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各方面全過程,以文旅和合共生彰顯小鎮獨特魅力。處理好“顏值”與“氣質”的關系。旅游風情小鎮的魅力,不僅在于“顏值”,也在于“氣質”。可以想象,一個景觀和產業毫無特色、環境臟亂差、旅游舒適度低的小鎮,一個沒有文化內涵、缺少人文精神、文明程度不高的小鎮,都不是人們心目中的旅游風情小鎮。在深化創建中,要注重內外兼修,既外塑“顏值”,又涵育內在“氣質”,使小鎮更具風情魅力。無錫靈山禪意小鎮在創建中注重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從佛經“佛祖拈花、迦葉微笑”的典故中汲取靈感,打造了體現文化內涵、人文精神的旅游風情小鎮,成為人們喜愛的旅游目的地。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江蘇文化底蘊深厚,傳統文化特色鮮明,文化遺產豐富多彩,有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這些都是旅游風情小鎮創建的重要資源。在依托這些資源創建旅游風情小鎮時,既要保護好文化遺產的原真環境,做到不大拆大建、不拆真建假、不毀壞古跡和歷史記憶,又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通過文化創意讓文化遺產活起來,進一步豐富小鎮旅游業態,提升創建文化內涵。處理好吸引人與留住人的關系。隨著旅游需求向觀光、休閑、度假復合型轉變,游客不再滿足于走一走、看一看,當“到此一游”的觀光客,往往還要住下來“深度體驗”。這就要求我們在旅游風情小鎮創建中,要適應旅游市場新的消費需求,轉變旅游發展方式,拉長特色產業鏈條,提供更多能夠吸引人的優質旅游產品和服務,尤其是能夠留住人的夜游產品,為游客提供“白天看景、晚上看戲”的全天候旅游體驗。要更加關注游客的人均消費和停留時間,重視加強精品酒店、特色民宿等配套設施建設,為游客停下來、住下來創造條件。
同時,還要以常態長效實現創建持續。堅持規劃先行,在編制小鎮規劃時強化系統思維,立足資源稟賦,明確功能定位,注重風情特色,做到起點高、定位準、項目實。同時,要強化規劃引領,精心組織實施,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確保規劃落實落細、見到成效。建立多元投入機制,引導社會力量尤其是有實力、有品牌、有資質的投資主體參與小鎮建設,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完善部門協調機制,發揮好文化和旅游部門牽頭作用以及各相關部門職能作用,形成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合力。注重主客共享。小鎮是原住民的小鎮,也是游客的小鎮。如果創建僅有原住民參與,那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旅游風情小鎮;反之,如果小鎮中沒有了原住民,就可能白天熱熱鬧鬧,晚上黑燈瞎火。要堅持主客共享的創建理念,通過深化創建促進生產、生活、生態融合,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集聚區,讓原住民和游客共享創建成果。比如,小鎮的一些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可拓展旅游服務功能,在服務當地居民的同時,創造條件面向游客開展文化服務,提升主客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