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定位”是基于小鎮特色主題的深化與細化,是小鎮長遠的目標愿景,目的是實現特色小鎮功能疊加“聚而合”要求。這一階段,可考慮以規劃小鎮為對象,從居民、品牌、建筑、管理、環境、產業、社區、文化八個不同維度,采用“先分項、后整合”方式,確定小鎮具體細化的目標定位,并提出相關功能建設的發展策略。
1、從市場中找角色。
分清旅游小鎮所在地區自然文化資源的類型以及優勢,并匹配相應的市場類型,那么就能找準自己的位置。
2、從旅游產品層次中找位置。
根據項目資源優勢程度,可選擇在世界范圍、全國范圍、省內范圍甚至當地范圍定位。只要項目能在國內外同類資源產品中找到獨特的空間,那么就有它立足并發揮的空間。
3、從政策引導中找方向。
旅游小鎮開發受國家、省市、地方的相關優惠政策影響,因此在全國范圍應關注國家對于房地產以及旅游行業相關的政策動態。
4、從自然文化環境背景中找切入點。
在選擇場地時考慮自然、人文環境的優勢,通過項目地自然文化環境的挖掘,找到亮點,從而以此為切入點為項目確定發展方向。
特色小鎮的定位方法
1、特色小鎮自身稟賦特色優勢定位法。
這是產業指向的特色小鎮定位的基礎與前提。特色小鎮為培育發展產業而進行的定位,必須首先是建立在特色小鎮自身的資源稟賦之上的,這種資源既包括自然資源,也包括人文資源。離開特色小鎮自身資源稟賦而實施的定位是“空中樓閣”,沒有根基,難以牢固。從產業指向來分析,“空降產業”下培育發展的產業,難以存活,更難以壯大。
2、基于社會需求、市場需求以及特色小鎮自身發展需求定位法。
這是產業指向的特色小鎮定位的延伸與拓展。如果產業指向的特色小鎮定位只能一直是基于自身資源稟賦而進行,那么產城融合的結果必定無法長期發展。原因很簡單,特色小鎮要發展、要提升,必然相應會對產業的更新換代發展提出要求。這決定了單純依靠自身資源稟賦而生長的產業是絕對滿足不了這一發展要求的。
3、特色小鎮資源稟賦與各類發展需求相結合的定位法。
從最簡化的角度,可以認為有這樣三種產業劃分:資源型產業、需求型產業、前瞻型產業。資源型產業可以細分為礦產資源型、旅游資源型、人文資源型等;需求型產業可以細分為餐飲需求型、娛樂需求型、服務需求型等。因此,特色小鎮的定位必須是綜合的,既考慮資源、又考慮需求,既考慮當下、又考慮長遠,既考慮經濟、又考慮生態的。如此產業指向的特色小鎮定位才是科學合理的,才可能是可持續發展的。
特色小鎮各有各的“特”。有以文化或生態資源為依托,打造以旅游功能為主的休閑度假型小鎮;有基于已有優勢產業,進行上下游延伸和多元復合,集創意研發、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特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