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鄉村振興戰略”已成為一個高頻詞不斷被全國兩會代表、委員提及。作為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公保扎西在談及他的鄉村振興之夢時,與中國企業報集團圍繞建設撒拉族風情小鎮,力促青海省鄉村振興,進行了深入交流。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對此,公保扎西表示,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是中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在規劃時,首先要規劃好視野和站位。“我們不求‘車水馬龍’,只希望突出循化特色,突出它的歷史、文化、風俗,即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特有的風情。只有立足于自身實際,才能真正有‘特色’。我們通過發展特色小鎮,希望將其打造成帶動產業發展、旅游升級、民族團結的好方式、好載體。”
“一帶一路”上的“和平故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這一重要論述,為未來鄉村描繪了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藍圖。
遵循這一宗旨,中國企業報集團社長吳昀國向公保扎西介紹了“和平玫瑰”的由來。和平玫瑰是二戰期間法國園藝師培育出的一種珍貴品種,初開時呈淡黃色,盛開時則變為紅色。為了避免法西斯戰爭的蹂躪,寄送到世界各地保存,二戰結束后被命名為和平玫瑰,從而成為人類和平事業的象征。同時,在上世紀70年代和平玫瑰還帶來了中美友好佳話。今天,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體現了和平、交流、包容、合作、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體現了中國和平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愿望。
由中國企業報集團協同19家企業及相關組織共同發起的“一帶一路”“雙十”和平玫瑰園區建設計劃暨美麗中國“雙百”玫瑰園區(鄉村)工程,無疑是“一帶一路”、“美麗中國”建設的新生力量。當下,由中國企業報集團牽頭打造的“雙十雙百”和平玫瑰特色小鎮,已當之無愧地成為國內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和投資領域的第一品牌。
真正的民族風情特色小鎮
“青海過去是邊關之地,也是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碰撞之地。由于直接關系到文化和民生,特色小鎮的建設對青海非常重要。”公保扎西說。
據了解,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部,地處青藏高原邊緣地帶。地勢南高北低,四面環山,山谷鄉間年平均氣溫8.7℃,適合農作物生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其境內少數民族眾多,民風淳樸,主要由撒拉族、藏族、回族等組成,是一個多民族融合地區。區內歷史悠久、人文景觀內涵豐富、民族風情十分獨特,各種自然資源、物產非常豐富,是全省旅游最佳地區之一。
“能在黃河上游,在中華民族大團結、民族共同發展繁榮,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條件下做一個亮點工程,體現出特色,是非常好的項目。”公保扎西說。
據悉,中國企業報集團、中國石油投資集團前期已派人前往循化縣進行了實地考察,就投資建設撒拉族民族小鎮確定了初步意向。2018年1月中下旬,青海省佛協噶爾晆活佛與省政協常務副主席馬志武、民建青海省委副主委王建民、社會服務部副部長李國翠及青海虎頭崖油氣勘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賀軍平分別與中國企業報集團社長吳昀國、中國石油投資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邵輝在北京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溝通。
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
“特色小鎮最重要的是產業集聚、企業集聚。如果特色小鎮中沒有企業和產業,那是不可持續的。”吳昀國在與公保扎西的對話中說道。當下特色小鎮的發展,可以說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和城鎮化的重要“著力點”。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民族風情和文化底蘊非常適合特色小鎮建設。”吳昀國說,在規劃之后,其可做到文化、產業、生態相結合,用政策性、文化性、民族性的優勢去彌補產業性的不足。
吳昀國表示,和平玫瑰特色小鎮“五愛美好生活”綜合體是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創新模式響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此,中國企業報集團以文化、生態、產業融合發展為理念,以愛身心健康、愛家庭幸福、愛家鄉繁榮、愛祖國昌盛、愛世界和平為主題,創意、創新、創建出全國第一個“新時代美好生活”綜合體。
“發展特色小鎮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所在的海東市地處青海東北部,種植業比重占青海省的45%以上,海東市生態文化優勢明顯,玫瑰花種植世界聞名,形成了一些小型‘產業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振興戰略和特色小鎮的打造,我認為下一步在發展定位上應傳承民俗、弘揚文化、發展產業,總的定位是打造一個‘原生態、真文化、真民俗’特色小鎮。”青海省海東市副市長李青川也代表當地政府對特色小鎮建設提出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