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從蓮花夜市到罍街,再到文創小鎮,以文化創意為核心而延伸出的新生長點在不斷生發著,成為支撐罍街發展的新增長極。
2016年11月,安徽省公布第一批特色小鎮名單,罍街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文創小鎮,引發各方關注。
在罍街享受特色美食,到“城市書房”感受趣味讀書樂趣,或是到復古理發店體驗穿越時空的時尚,又或是去創客云集的“罍+”公寓去交流……隨著罍街三期AS·1980文藝街區的面世,一個集文化、旅游、美食、民俗、雙創于一體的特色街區將帶給市民全新的體驗。與此同時,徽街雨巷旅游街區(基金小鎮)、特色主題鄉村小鎮——罍+村、休閑養生特色街——半邊街等一批創意文化街區也陸續開建。
罍街文創小鎮堅持“文化+”發展理念,推進文化與餐飲、休閑、旅游和雙創等領域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了一條融合發展的文創產業鏈,“小鎮”也有了自身獨特的生態結構。
“我們所打造的小鎮已經不是一個行政區域的概念,它更多的是一種在產業基礎上的生態聚集,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罍街投資方兼開發運營商濱湖集團董事長黃廣勇告訴筆者。
那么,罍街文創小鎮究竟是怎樣一個小鎮?它又是如何脫穎而出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文創小鎮?
罍街的前世今生
“北京有簋街,合肥有什么?”這是濱湖集團董事長黃廣勇經常反問自己的一句話。面對房地產市場空間的日漸飽和和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原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的濱湖集團開始謀劃企業的轉型。
“一方面,在房地產行業我們與資本大鱷有較大差距;另一方面,合肥市政府提出打造特色街區和精品城市的戰略,市民也缺乏一個生活、休閑并接地氣的空間。”黃廣勇告訴筆者,地方政府的戰略支持、企業內生的轉型動力以及市民的生活需求給了濱湖集團轉型開發特色街區的勇氣和底氣。
方向一旦確定,關鍵就是實干。2012年8月開始,經過一年的調研和建設,位于寧國南路與水陽江路交叉口,有著安徽版“士林夜市”之稱的蓮花夜市于2013年7月19日正式對外開業,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但在短暫的火爆之后,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建成以后老百姓不買賬,商家不愿意來,造成一種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黃廣勇坦言道,“企業準確的定位決定了其發展高度和深度,光建成一個夜市肯定不行,必須重新定位,一定不是僅僅滿足于夜市,還得是餐飲、休閑、娛樂甚至文創。”
于是,罍街呼之欲出。從夜市到罍街,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更名,實則不然。
“我們開始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的要求,將特色街區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豐富城市內涵、滿足民生需求的重要抓手。”濱湖集團商業運營公司總經理李銳鋒在談到夜市的轉型時說道。
那么,為何取名“罍街”呢?據介紹,罍是商周時期的一種盛酒青銅器,相當于今天的酒壇。另外,在安徽尤其是合肥地區有一種飲酒的風俗叫“炸罍子”,罍街正是得名于此。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后,街區以“罍街”品牌延伸出諸多新的生長點,業態開始逐漸豐富。
具體建設過程中,罍街堅持“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包括特色美食街區、早餐街和茶館劇院;二期以超市、影院、賓館、酒吧等業態為主;三期主要打造2萬平方米的創客夢工場,目前一期已對外開放,二期計劃于明年4月開業,三期已于2016年國慶開業。現罍街不僅發展為集餐飲、娛樂、休閑、民俗、創意于一體的特色文化商業街區,而且已成為安徽特色街區的名片。
罍街文創小鎮已建成項目面積約120畝,將于2018年全面建成,東至馬鞍山路,西至徽州大道,南至南二環路,北至合巢路,覆蓋面積達1平方公里。罍街文創小鎮包含文化創意、美食街區、旅游、綠地公園、創客空間、藝術家村、文創街區等多個范圍,牽涉舊城改造、道路建設、城市配套、城市綜合管理、文化產業開發運營等多個行業范疇。
罍街文創小鎮將打造為安徽最大的創意集市、最集中的創意設計集合區、最全的文化美食聚集地、最集中的休閑文化聚集地、最大的媒體創意集合區、最前沿的網絡及科技創新聚集地、安徽最大的校企合作示范地等。
梳理罍街的建設業態不難看出,這是一個逐步深入、穩步發展、統籌推進的過程。“實際上當初建罍街的時候,我們只是覺得一定要有文化的植入,也沒想到能夠上升到這種高度。每一步都是不斷的反思、摸索、實踐再提升這樣走過來的。”黃廣勇總結道。
從蓮花夜市到罍街,再到文創小鎮,以文化創意為核心而延伸出的新生長點在不斷生發著,成為支撐罍街發展的新增長極。罍街的成功,更讓人關注其幕后的實踐路徑。
文創小鎮的成名之道
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行政單元和產業園區,如今濱湖集團著力打造的罍街文創小鎮已顛覆了過去的小鎮理念,被賦予新的時代注解。它更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空間,是一個具有明確的產業定位、文化內涵及創新要素的發展平臺。目標雖然確定,但實踐過程無疑是一條攻堅路,如何走好這條路?
“文創小鎮首先是圍繞具有罍街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然后在文創產業的基礎上進行業態延展,融入我們的本土文化、市井文化及風土民情。”黃廣勇對《決策》分析道。無論是罍街一期、二期還是三期,“文化創意”始終處于整個產業鏈條的關鍵環節,是形成文創小鎮的核心力量。
罍街三期AS·1980安商創客夢工場就是一個生動寫照。這個“夢工場”以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老校區老舊建筑改造而成,共分為五大板塊,即文創市集板塊、創意設計板塊、互聯網平臺板塊、創業孵化器板塊、創客公寓板塊。據介紹,AS·1980已于2016年10月1日開業,目前已經入駐的創新創業法人108家,成為安徽省體量最大的創新、創意、創業街區。
打好“文化牌”,是罍街的立街之本。在文化內涵上,以“罍”文化為核心,從立項后的規劃定位開始,就積極挖掘本土文化,以安徽出土文物“罍”為載體,結合合肥“炸罍子”的風俗習慣,尋找合肥記憶、安徽特色、舌尖美味,充分挖掘“罍”文化,由此而拓展延伸產品業態。如罍街為彰顯飲食文化特色,策劃推出罍子酒和“罍”系列主題酒具;規劃建設罍子噴泉廣場、罍子形象墻、罍子歷史介紹、罍街大舞臺、罍街美食文化地圖;統一規范“罍”形象LOGO等。
與此同時,濱湖集團引入創新要素,融合傳統文化資源并科學規劃,提升罍街文創小鎮后續發展力。如罍街三期AS·1980項目一層是安徽最大的文化創意市集,把傳統習俗與新技術、新生長點、新業態相結合,做細做實,成為罍街獨樹一幟的特色。
“文創小鎮要想做精做細,緊抓文化內涵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創新發展和自我內功的修煉。”黃廣勇告訴筆者。
一方面,罍街始終將理念創新、文化創新、建設創新、管理創新和企劃營銷創新貫穿于項目的始終。
“理念上堅持政府主導、企業運營、百姓實惠;文化上充分挖掘‘罍’文化,打好‘特色牌’;建設上保持城市老舊巷道改造與特色街區建設相結合;管理上實現招商、形象、硬件設施及軟件服務、食品安全管理、價格上運營管理的五個統一;在企劃上,利用媒體及社會公益釋放罍街品牌效益及文化特色。”李銳鋒介紹說。
在自我內功的“修煉”上,罍街商管公司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體系和戰略,有自己的策劃創意和設計團隊。在黃廣勇看來,必須擁有這樣一支屬于自己的專業隊伍,并在理念上、體制機制上形成核心競爭力,罍街品牌“走出去”之路才會走得穩、走得好。
以罍街特色街區為主體,以文化創意為新增長點,在“五創驅動”的創新發展模式下,濱湖集團挖掘傳統文化和民間風俗,集聚技術、資本、人力等資源要素,罍街已經成為別具一格的產業特色和文化底蘊相融合的現代化文創小鎮。
多贏共生的紅利效應
三年多時間里,在政府的推動和濱湖集團自身轉型升級的雙輪驅動下,罍街文創小鎮運營得“風起云涌”。以文創為核心,特色街區為發展載體,罍街的產業效益、品牌效益和社會效益開始迸發。
首先從文創產業層面來看,罍街利用文化平臺和餐飲優勢,整合旅游資源,融入傳統文化元素,不斷在文化產品業態上尋求新突破,形成了一個“大罍街”的文創業態體系,這個業態體系集餐飲、旅游、民俗、雙創等于一體,體現了多元化、年輕化(年輕人愛逛、愛就業)的發展方向;在項目載體上,“大罍街”已經有旅游小鎮——徽街雨巷旅游街區(基金小鎮)、特色主題鄉村小鎮——罍+村、民俗文化商業街——廬州坊、休閑養生文化街——半邊街等一批創意文化街區。
其次,文創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具有極強的融合效應和帶動輻射效應。在罍街三期AS·1980安商創客夢工場,我們見證了文創的產業魅力。“夢工場”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激活了罍街的內在創新力,企業成為創新主體,不斷為罍街注入創新源動力。據介紹,開街僅兩周,所有商鋪及辦公區全部招滿。項目一層成為安徽最大的文化創意市集,二層以上空間成為創意設計和互聯網產業平臺。而最讓人矚目的是AS·1980創業孵化器,目前已相繼引入合肥國家大學科技園東區和武漢光谷創業咖啡2家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
“這兩家孵化器是雙創的的領頭兵及行業標桿,擁有高水平的管理模式、優良的創業環境及多元化的信息平臺。我們將以此為平臺,在三年內孵化60到80家科技型小微初創企業,為包河區乃至全市經濟發展提供支撐平臺和服務。”李銳鋒介紹說。
隨著罍街項目的不斷延伸,以“罍街”為核心的品牌效益開始外溢。據黃廣勇介紹,全省近10個縣市代表團先后前往考察調研,交流經驗。同時,罍街在全國范圍內也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北京有簋街,合肥有罍街”在業內開始流傳。罍街利用品牌效應,在新站區、包河經開區、濱湖新區、合肥高新區等地先后準備打造黌街、貢街、徽街雨巷、半邊街等特色文化街區,形成極具特色的文化街區品牌矩陣。
最后,文創小鎮的建設自然不能繞過生態建設。在生態建設過程中,罍街發揮了極強的社會效益。
“如果從廣義的角度來理解生態,罍街已經是一個文創產業的生態高地。回到狹義的理解,罍街在開發建設的同時,還努力提升周邊環境,治污也好,提供公共綠色環境配套也好,我們都在做。比如南二環沿線走廊利用現有綠植,就組成了一個綠地公共空間,水陽江路沿線農行干校占地約60畝,也將改造為城市公共綠地。”黃廣勇分析道,罍街文創小鎮實現了“狹義”和“廣義”上生態的融合,成為名符其實的生態高地。
隨著罍街文創小鎮產業效益、品牌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迸發,“罍街”這張合肥城市新名片正一步步走出安徽,走向全國。
文章來源:《決策》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