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地特色小鎮建設如火如荼,有成功的模范案例,但也有因急功近利而機械復制導致方向跑偏的現象,在此,我們應杜絕盲目抄襲,根據當地的特有資源進行整合打造。成功的特色小鎮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時間來打磨的。所謂特色小鎮,“特色”二字可以從深度和廣度來判斷,深度是指特色具有的“唯一性”,廣度是看有幾個特色。“深”則有魅力,“廣”則競爭力強。
那么問題來了,打造成功的特色小鎮需要哪些先決條件呢?
1、有人氣。
有人的地方就有商機,就有活力,有人氣是開展一切活動的前提。打造特色小鎮需要的人氣有三種:游客群體、企業及創業人群、原住民。規劃設計特色小鎮時要集合這三種群體的特征,挖掘整個區域的消費需求、觀光需求、休閑需求。
2、有產業。
產業集群是特色小鎮的生命力所在,由于特色小鎮規模體量較小,所以對產業融合要求更高。尤其是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在此基礎上,注重“特色”來打造特色小鎮。
3、有生態。
優美宜居的生態環境是特色小鎮的底蘊。特色小鎮除了在基礎的空間布局及建筑風格上要體現出特色,還要充分運用“小景觀”,做好“綠色經濟”,加大自然生態保護力度,突出當地生態環境特色,做大“美麗經濟”。注重治理大氣污染、水資源污染等,帶動特色小鎮環境質量全面改善。
4、有文化。
文化是特色小鎮的靈魂。文化不僅指當地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還有特色小鎮所承載的特色產業主題文化及共贏文化。隨著特色小鎮的發展,特色小鎮的主體不再局限于政府,還有企業、機構等,這也是一種趨勢。所以在打造特色小鎮的時候,要考慮到主體間共贏的結果。
5、有服務。
高水準的服務是特色小鎮發展的質量保障。高水準的服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提高公共基礎設施質量,合理布局特色小鎮“功能區”,加大公園、綠地、休閑娛樂、開放式住宅小區等的建設力度;二是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提高從業人員的門檻,對從業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三是提高民生服務質量,加大教育力度,制定吸引人才“返鄉”從業的優惠政策,保障人才的質量,加速該地的經濟發展。
文章來源:湯俊旅游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