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研究機構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的最新報告(以下簡稱“凱度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快速消費品市場的現代渠道(包括大賣場、超市和便利店)銷售額整體增幅僅為0.9%,而電商通路增幅達26%,但2018年電商巨頭們的線下零售布局腳步依舊未曾停下。
2017年堪稱新零售元年,阿里、騰迅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紛紛重金布局線下零售,搶灘未來零售風口。巨頭為何積極布局線下零售?
“電商巨頭與線下零售商合作的本質還是各取所需”,北京超市發董事長李燕川表示。
對于電商巨頭而言,李燕川說,阿里和京東已經掌控了線上零售大多數的份額,市場趨于飽和,且線上流量紅利逐漸減少,擴張零售行業市場份額就變得十分重要。因此,電商巨頭發力線下零售,尋找新的流量入口也就不難理解。
“但線下零售本身就已處于多家零售商混戰,加之電商巨頭對從線上電商到線下電商,對線下零售的理解無法一步到位,與線下零售商尋求合作便是推進其線下零售發展、深度發力線下零售的一個最好的辦法。”李燕川介紹說。
而對于零售商而言,與電商巨頭合作也包含多方面的原因。
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受眾消費需求由大眾化的市場變成了分眾化、個性化。一方面是需求依舊旺盛,另一方面線下零售商不了解顧客的購物行為與購物理念,從而不能根據個性化的的需求提供相應的產品,中間便產生了脫節。
“通過和電商巨頭的合作,零售商不僅能借助大數據技術對顧客的行為信息進行抓取,了解顧客的需求,實現精準提供商品甚至精準營銷,而且能實現高效的管理,提高供應鏈的效率”,李燕川表示。
那么,未來電商巨頭與線下零售商合作將走向何方?
有資深人士預計兩者將在顧客資源、數據資源方面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并且,當前電商巨頭主要關注大的零售商,為了更多的線下流量,未來地域型的中小零售商也將得到更多重視。巨頭們下一步將會轉向并整合區域型的中小零售企業。
隨著電商巨頭把目光轉向線下零售商甚至是小型雜貨店,其供應鏈也將發生更深層次的變革。
有機構認為,新零售時代下更注重供應鏈能力以及業態迭代的創新,百貨供應鏈延伸、超市業態創新以及電商結合線下的賦能將帶來零售新一輪周期的投資機會。
實際上,無論是阿里的新零售,還是京東的無界零售,抑或是蘇寧的智慧零售,這些商家向我們展現的無一不是零售新時代的影子。
業內普遍認為,消費者的要求不僅僅是“低價”“便捷”,而是呈現出需求個性化、場景多元化、價值參與化的趨勢,這種變化對于傳統零售業而言是最疲于應對的。未來零售的樣貌,大概就是沒有明確的線上、線下分界線,達到認知、消費、娛樂的一體化體驗。
據《2018年新零售行業發展趨勢報告》,目前中國新零售市場規模僅為389.4億,但隨著用戶習慣的養成及新零售模式的創新,預計2022年整個市場規模將達到1.8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