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后,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推進。而特色小鎮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2018年9月,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0年)》,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特色小鎮,以完善城鄉布局結構。
鄉村振興背景下,眾多龍頭房企看中這類項目的機會,著手布局鄉村文旅小鎮的建設,試圖在這一宏大的國家戰略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包括華僑城的黃龍溪古鎮、華夏幸福的昌黎葡萄小鎮、藍城的嵊州越劇小鎮等項目,都在如何通過小鎮建設向鄉村植入現代要素、挖掘鄉村資源價值、承載城鄉融合發展這些問題上做了有益實踐。
綠地小鎮進化論
綠地把小鎮立為集團層面重點發展的戰略。近兩年,以盧塞恩小鎮、雪野湖小鎮、金谷朗小鎮、嵩山小鎮等為代表的“綠地小鎮3.0版”布局成形。“小鎮3.0”版本更突出“全產業協同”優勢,重點是通過集團自有的產業平臺搭建整個產城項目的運營體系。
2018年,在總結多年項目經驗的基礎上,綠地出臺了《特色小鎮模塊地圖》,對“綠地系”特色小鎮的規劃模塊、產品模塊、風貌模塊、開發策略等內容進行了系統指引。
△綠地特色小鎮模塊地圖
至2019年,綠地集團已建設了涵蓋10個省份的30余個特色小鎮。
那么,其中又有哪些小鎮參與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2018年建成的綠地安南小鎮,就是其踐行鄉村振興的代表項目之一。
解碼綠地安南小鎮
綠地安南小鎮位于江西省安義縣,項目總占地1382畝,總投資約300億元,2018年建成項目一期。
目標是打造中國首個以贛商文化與非遺資產為根、以整合地緣性優勢為脈,整合商業、旅游、休閑、生活、教育于一體的文旅小鎮。在項目開發上更多地強調從生態修復,社會科普和自然體驗維度出發,對場地進行保護性開發。
△綠地安南小鎮平面圖
1、特色文化內涵。
安南小鎮完成了對安義縣文脈資源的挖掘和包裝,在小鎮的各個角落植入了安義縣的地域文化特色。
義是擁有上千年歷史的文化古縣。文化特質上,安義的贛商文化、書院文化、詩詞文化、戲曲文化底蘊深厚;古跡遺存方面,安南小鎮利用網紋紅土遺址打造了獨具特色的遺址公園;民俗文化方面,六大江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點亮了安義的文化史。
安南小鎮把安義地區閑置的青山綠水、傳統文化、古跡遺存等沉睡資源盤活,打造了網紋紅土遺址公園、非遺工坊、特色小吃等產業內容,挖掘文化獨特性、延伸特色文化產業鏈條。
此外,小鎮二期已經定下規劃,將推出非遺文化節、特色民宿和藝術類產品,文化元素更加豐富、業態更加多元后,游客能夠獲得更深層次的體驗感,安義縣文化IP的知名度和認知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安南小鎮文旅產業資源及表現形態
眾多文化資源中,“紅土遺址公園”是最為吸引游客眼球的IP,在公園的開發中,安南小鎮注重增強體驗性和科普性。
2015年,考古學家在安南小鎮內的舒家壟水庫找到了一個紅土遺址,安南小鎮在開發中完整地保留了近千米的網紋紅土地質地貌,增加了兒童考古營地、民宿、露營、房車、花海等,打造科普、教育、展示、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生態景區。
△紅土遺址公園
文旅類型的特色小鎮,資源具有不可復制性,一旦優先挖掘區域的特定資源,先發優勢將十分明顯。
特色小鎮先天的文化資源,如古鎮、古跡等歷史遺存,民間故事、民俗文化、節慶習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挖掘空間巨大,可利用獨特的文化概念形成小鎮IP,打響品牌。
△文旅類特色小鎮資源分類
完成文化資源挖掘后,“包裝”也非常重要。
文化主題業態僅有觀賞功能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在業態打造中融入體驗、消費功能,圍繞文化產業進行沉浸式旅游活動設計,這樣才能充分整合資源、構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發揮當地文化價值。
△安南小鎮文化產業盈利來源
2、特色產業引擎。
定位于南昌中央休閑區,綠地安南小鎮的功能集商業、旅游、休閑、生活、教育、集散于一體。
業態涵蓋旅游集散中心、非遺工坊、特色名宿、精品酒店、奧特萊斯、小鎮中心、生態住宅、國際學校、曠野地質公園及梯田花海等產業內容。
△綠地安南小鎮六大產業板塊
奧特萊斯名品購物中心是小鎮一期的核心,承擔了聚集人氣的作用。
2018年,南昌市居民實現人均可支配收入40844元,比上年增長8.4%,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的同時,消費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在2019年,政府出臺了《南昌市進一步激發商貿消費潛力促進商貿消費升級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隨著多項政策“組合拳”的推出,將不斷促進南昌消費升級。
同時,安義縣2018年城鎮化率為51.9%,城鎮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綠地在此基礎上率先進行安南小鎮項目核心商業區的建設,包括奧特萊斯、國際風情街、澳洲全球性兒童游樂品牌——袋鼠玩趣城等產品,既契合南昌居民不斷增長和升級的消費需求,又將城市人口吸引至安義縣進行消費,以帶動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助力安義全力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
△安南小鎮商業街
3、宜業宜居宜游。
在宜業宜居宜游小鎮的打造上,需要做到以下四點,才能提高游客重游率、為小鎮導入居民、為當地留住人才:(1)生態的居住環境;(2)完善的生活配套;(3)便捷的出行方式;(4)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
△宜居小鎮如何做到以人為本
(1)生態空間。安南小鎮具有優美景色的先天優勢。在后天開發上,采用生態維新的策略,在保護當地現有自然資源的基礎上延續本地文化和發展當地特色產業,打造自然人文相依、產業風貌共存的小鎮。
(2)生活配套。購物、餐飲、教育(包含學校)、住宿(包含人才公寓)、民俗體驗、休閑娛樂等各類產品要素。
(3)周邊交通。項目在選址上融通安義、奉新、靖安等縣區,距離南昌市35公里驅車40分鐘、20分鐘到達南昌九龍湖區、40分鐘到達昌北機場,處于南昌都市核心圈內。
(4)文化藝術氛圍。除了在文化基礎上開發的各類業態外,小鎮內的建筑還采用南加州建筑風格,與鄉村小鎮風情感匹配,有獨特的設計感和形式感。
4、小鎮啟示。
如何以小鎮興旺撬動鄉村振興?通過綠地安南小鎮的案例,我們可以獲得以下有益經驗:
(1)通過文化資源的活化和包裝,提升區域文化關注度,完成文化產業鏈的構建。
安南小鎮通過挖掘地方資源, 將其激活、價值延伸、變現,在繁榮文化旅游市場的同時, 推動實現地方產業轉型與升級。
(2)商業作為先導,輻射區域內其他文旅項目、帶動當地就業、反哺特色產業,用小鎮帶動周邊三農問題的解決。
對小鎮所在區域來說,商業區的率先建立有以下優點:一、輻射區域其他文旅項目:通過奧特萊斯等商業項目吸引游客的同時,還能輻射區域內其他文旅項目。二、促進就業:可以引導大量本地村民直接或間接參與到接待、旅游服務和商品銷售等行業中。三、反哺產業:商業的利潤還可以反哺當地的農業、文化產業和旅游開發建設。
(3)以人為本打造宜業宜居宜游小鎮,聚集區域人氣、留住高質量人才。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創造條件,通過知識外溢不斷促進小鎮發展,形成鄉村可持續化發展的結構。
文章來源:產城觀察網